未来几天山东不少地方要下雨了,果园里的事得抓紧拾掇。好多老乡觉得苹果树过了丰果期就没用,断木堆在地里占地方。可您知道吗,这些别人眼里的废木头,其实藏着挣钱的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建昌就靠收这些没人要的苹果断木,加工成菌棒卖到国外,一年挣了6亿多。眼下雨水一多,潮湿的木头容易发霉,处理不当就真成垃圾了。咱先学老辈人的土办法,把断木锯成段,码在高燥通风的地方,别让雨水泡着。

但光靠晾晒还不够,现在有更科学的法子,能让废木身价翻倍。您看苏建昌,收了木头先粉碎,灭菌后做成菌棒,专门给种香菇的大棚用。韩国、日本、美国的菇农都抢着要这种菌棒,比直接卖香菇还划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咱自己处理得注意,雨天砍的木头水分大,得先晾半干再加工。要是您家断木多,没时间弄,不妨联系本地的菌棒加工厂,他们收得急。有些老乡可能犯难,不知道咋找收购方,其实村里合作社常有对接信息。

这里给大伙提个醒,断木堆放别太密,留条过道通风,减少发霉风险。苏建昌刚开始也碰过壁,菌棒运输中受潮、染杂菌,赔了不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给集装箱做冷冻处理,控制好湿度温度,才解决了难题。咱虽然不用出口,但本地加工对菌棒干湿度也有要求,太湿没人要。现在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说不定您周边就有补贴的烘干设备能用。

我个人觉得,咱农民眼里的“废柴”,其实是没找对用武之地的宝贝。就像苹果断木,以前烧火都嫌烟大,现在做成菌棒,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几天雨一到,正是整理果园断木的好时候,别等木头烂了才可惜。

您先把地里的断木归拢好,按粗细长短分开,方便以后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拿不准怎么处理,问问村里试过的乡亲,他们有现成的经验。记住,断木处理趁早,别让雨水糟蹋了潜在的收入。最后给大伙列个行动清单:①雨天前清整果园断木;②问问合作社有没有收购渠道;③找本地加工厂打听菌棒回收标准。

地里的每根木头都不该白长,咱多费点心思,钱就从细节里冒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小看这些废木,打理好了,能给咱的腰包添不少进项呢。说到底,种地过日子,就得像苏建昌那样,眼里有活,心里有算计。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赶紧动起来,别让雨天耽误了增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