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女孩子非常向往中国的生活,甚至她们想要嫁到中国!真正的原因令人心酸......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23年7月数据,乌克兰境内登记难民达770万人,其中女性占比58.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5-35岁适婚女性人口较战前减少23%,婚恋市场呈现严重性别比例失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这样下去,这无疑是危险的信号,一些成年未婚女子也嗅到了危机,她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然而却触不可及。

欧盟统计局2022年报告显示,乌克兰境内功能正常的心理咨询机构从战前的427家锐减至79家。基辅市政府发布的《战时社会服务白皮书》指出,76%的单身女性存在中度以上焦虑症状。

战争延续到什么时候?如果战争一直这样耗下去,不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无疑都是残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8岁教师安娜在2022年马里乌波尔战役中失去丈夫,现居波兰难民营。战争毁掉了太多的家庭,尤其是未婚女性看到这一切,内心恐慌万分,因为她们明白,没有一个和平盛世,就没有什么稳定的幸福可言。

一个失去所有家人的乌克兰女孩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

窗外的防空警报声像一把生锈的剪刀,她望着窗外的战斗机飞过,恍惚想起三个月前,母亲就是在去超市的路上,被流弹击中失去生命。此刻夕阳的余晖透过贴满防爆胶带的窗户,泪再也控制不住流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战争爆发,基辅的街头就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硝烟味。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越来越少,人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穿过布满弹孔的街道,只为了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在这动荡的岁月里,爱情成了一种奢侈的幻想。她也曾尝试过在社交软件上结识新的朋友,可每次聊天,话题都会不由自主地转向战争,那些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深夜,她 蜷缩在狭小的公寓里,打开手机刷到一条关于中国的视频。视频里,苏州的园林里,粉墙黛瓦倒映在碧波之中,穿着汉服的少女手持团扇,笑语盈盈;成都的街头,火锅店里热气腾腾,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北京的胡同里,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悠闲地下着象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幅幅画面,与她所处的满目疮痍的基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另一个世界。那一刻,一种强烈的向往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渴望能踏上那片遥远而祥和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开始努力学习中文。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基辅的废墟,她就坐在书桌前,对着手机上的中文教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

那些复杂的汉字,对她来说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她却乐此不疲地去解读它们。她在网上搜索关于中国的一切,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她知道了春节时,人们会贴春联、吃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守岁;她知道了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这些温暖的场景,让她对中国的向往愈发强烈。

然而,现实的困境却像一座大山,横亘在她面前。办理签证需繁琐的手续和高昂的费用,给了她当头一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乌克兰,这样的情况已经不足为奇!她们渴望自己的国家没有战争,渴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身为渺小的老百姓,她们阻挡不了这一切。

向往中国的生活,想要来中国安家乐业,成为了她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