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笼》第二季自今年5月23号上线以来,热度居高不下,站内评分高达9.8,当日追番人数稳定10万+,平均单集播放量3000万左右,比之国漫年番《凡人修仙传》还要略胜一筹,成为目前2025年最受关注的原创动画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国漫呈现出神仙打架的局面,除了《凡人修仙传》外,还有《牧神记》《凸变英雄X》《画江湖之不良人7》等,艺画开天的《灵笼》第二季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我想,这和两大原因密切相关。

科幻题材长期“缺席”

说到国内科幻影视作品,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然而之后佳作鲜出,《上海堡垒》和《749局》的表现未能令市场满意,只有《流浪地球2》延续了第一部的辉煌。在市场的认知中,科幻属于小众赛道,缺乏观众基础,而且在技术和资金投入上要求高,种种因素叠加,致使科幻电影发展一波三折。为了讨好观众,有的作品会过度融入爱情、偶像等流行元素,致使成片效果大打折扣。

从动画层面来看,国漫市场仍以低幼亲子向题材为主,其他是诸如“穿越修仙”、“奇幻悬疑”、“武侠战斗”等类型化故事,科幻类动漫作品可谓是凤毛麟角,趋同的题材和内容难免会令观众审美疲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市场的偏于保守和观众的渴望改变中,《灵笼》系列脱颖而出,犹如一剂强心剂,令市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虽然是动画,但每一帧画面、每一处科幻元素都极具考究,片中出现的神经突触、DNA等元素,龙骨村的通讯屏蔽系统,机械构件运动等设定都贴合科学原理,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品质不亚于院线里的科幻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缺乏原创作品

行业为规避风险,往往青睐一些已通过市场检验的成熟IP,借助其已有的口碑效应和粉丝优势,“背靠大树好乘凉”,一味迎合主流喜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动漫界大量充斥着改编作品,但市场反响毁誉参半,有的剧情脱离现实,有的内容模式化、情节套路化、人物扁平化。与此同时,原创的空间不断被挤压。

动漫行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在于创作者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受众趣味举棋不定,缺乏改变的勇气,但观众对于原创的期待远高于行业想象。在行业普遍依赖网文改编的背景下,艺画开天走出了另一条路,从零开始搭建世界观,一点一滴打磨故事,用“慢工出细活”的态度,交出了《灵笼》这样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创作团队新奇大胆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令观众们纷纷点赞,这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娱乐,也拓展了他们对生态危机、人性探讨、文明重建等议题的认知和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艺画开天在原创内容的创作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这使得作品里的人性、悬疑等主题探讨更为充分和深刻,这得益于其在创作之初就将目标受众对准成年人,摆脱“低幼化”的同时也为严肃题材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国漫发展仍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但好的改变正在发生,当更多像艺画开天这样的“破局者”主动站出来,无惧挑战,大胆创新,打破成见,用原创的思维去尝试和探索全新的可能,“量变”引起“质变”,国漫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