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新华社等

已经进入到三伏天了,天气越发炎热,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接到儿童被锁车内和被卡车内险情,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我要妈妈,我热死了!”

5月27日的广东深圳,当天气温很高,室外温度高达30多度。

有一位妈妈因为要下车买东西,就把两个孩子锁在了车里,只留一点缝隙散热。

但是高温之下,没有发动的汽车,车内温度是蹭蹭的往上涨。

两个孩子被热得哇哇大哭,一边哭着拼命拍打车窗,一边把胳膊从缝隙里伸出来求救。

“妈妈,妈妈,我要妈妈...”,隔着屏幕听着孩子们的哭声,都让人焦急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拍摄者给到的信息:当天中午的气温大概有30多度,两孩子拼命拍打车窗,但是找不到车主的电话,后来她们的妈妈回来了,说是去买东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真,高温下把孩子独自留在车里,真的是非常危险,别再做这样的父母了。

很多网友看了视频,也是着急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美国会有一条法律,不允许家长把小孩丢在车里,这都是有原因的。”

“妈妈不至于被网曝,出门在外也有不得已,但这样的做法确实很危险。”

“每年天气热的时候都会有把小孩放在车里出事的,别再这样心大了。”

“多少起这种事故了,还不长心!”

是啊,别再做心大的父母了 ,每年夏天,孩子被锁车内出事的新闻真的太多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岁女童中秋闷死在车里

孩子绝望喝光3瓶水,都没有父母想起她来

幼童被反锁车内....面色潮红、大汗淋漓。”

“车窗玻璃上印满了孩子的手指印....他们拍窗呼喊求救。”

“孩子求救无果窒息身亡......。”

每年夏天,都有这种令人心疼又绝望的新闻被曝出,无数孩子再用生命给我们敲醒警钟,可......仍有粗心的父母。

还记得之前广东深圳的3岁小女孩吗?

中秋天当天,深圳一对父母因为打牌,忘记了3岁的女儿还在车上睡觉。

女童哥哥发现妹妹不见后到处寻找,直到下午4点多,父母才想起女儿还在车上。

孩子在车里锁了足足3个多小时,当天气温高达33℃,等被发现时已经脸色苍白、大汗淋漓。

让人心痛的是,孩子被困时把车上三瓶水都喝完了。

等送到医院时,孩子已经救不回了。

这个小生命,于团圆之日,在车里被活活闷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悲剧少吗?真不少,年年都有发生,年年都有父母直接把孩子锁车内然后扬长而去,后果,可想而知。

在美国,一名父亲因为工作忙,把20个月大的双胞胎宝宝留在车内,他以为他可以很快的处理好事情然后送孩子去托儿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被耽误了,在闷热的夏末,当时车内温度达到了120华氏度(约49摄氏度),双胞胎宝宝死于高温,是被活活闷死的。

在湖南湘潭,一个孩子被遗忘在车里6小时后死去,车窗玻璃上印满了手指印以及在挣扎时掉落的鞋子。(澎湃新闻 2018年6月2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窗上还有孩子挣扎的痕迹)

这一字一句敲出来都让人心痛不已,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逝去啊。

太多太多孩子是用生命在给我们敲醒警钟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高温下密闭的车内究竟有多可怕吗?

2005年《儿科学》上刊登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在不同气温的晴天下分别测量了一辆深色轿车停车一小时内的温度变化。结果发现,即使是在外界气温22℃、让人感觉凉爽的日子,车内温度依然可以上升到47℃;并且,即使给车窗留下3.8厘米(1.5英寸)的缝隙,也不能显著降低升温速度

在另外一项实验中,人们在34℃的气温环境里,将两辆车进行了对比:一辆蓝黑色车关上车窗,一辆浅灰色车开着车窗。结果,从升温曲线上看,开着窗缝的浅灰色车内温度仅仅是稍低了一点,总体升温速度和上升幅度都与不开窗的深色车相差无几。只需要20分钟,两辆车内的温度都超过了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色为关车窗的蓝黑色车,黑色为开车窗的浅灰色车,两辆车的升温曲线差别不大 | injuryprevention.org

那是不是在凉爽的天气就安全呢?

事实上,在外面感觉舒适凉快的时候同样不能掉以轻心。看看下面的图就更清楚了,只要到了橙色区域的温度,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20度室外气温,应该是很舒适宜人了,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这样的气温下,车辆在室外停留一个小时,车内的温度都可以达到46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liliput-lounge.de;翻译 | @Olika-德国

而且,即使是负责任、关心孩子的家长,也难保从来不出差错。本来可能只是想着下车买点东西、办点事就回来,但谁能百分之百保证不会忘记了孩子还在车上呢?那些在车上被活活热死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不是故意被关在里面的,而是因为大人们的记忆出现了差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半以上的车内窒息事故是孩子被父母遗忘了

Q:

什么样的父母会蠢到把孩子忘在车里?

A:

任何人。

很多人认为,只有没有责任心、粗心大意、无知的父母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但《华盛顿邮报》的一项新闻调查却显示犯下这个致命错误的父母可能是任何人:

牙医、邮递员、社会工作者、警官、会计、军人、助理律师、基督教牧师、犹太教拉比学徒、护士、建筑工人、副校长,还包括心理健康顾问、大学教授、披萨厨师、儿科医生、火箭科学家。

很多把孩子忘在车里的父母,其实平时都是非常负责、疼爱孩子的人!可是他们怎么就忘了呢?

对此,南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理学教授David Diamond说:“忘记孩子不是责任心问题,而是前瞻性记忆出了问题!”

前瞻性记忆: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未来将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比如计划先送孩子去幼儿园再去上班。

而从家里开车去上班,由于这条路已经走了很多遍,所以开车的人不必刻意回忆路线,也不涉及前瞻性记忆,相当于“自动驾驶”的模式。

当父母分心、压力过大、失眠或者突然改变行程时,记忆的缺陷就暴露了:

在处理多项任务时,基底神经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行,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而关于送孩子的那部分前瞻性记忆会被抑制。

这时候,除非记忆回路被什么东西重启——如孩子的哭声,妻子的提醒,否则这段记忆可以完全消失。

去年4月,一个爸爸早上开车送4岁女儿去幼儿园。中途,他接了一个电话,就把女儿在后排这个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

等他再想起来女儿时,还是妻子的电话:

“女儿去哪儿了?”

这个爸爸使劲儿想了老半天,才想起女儿还在车上。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在车上呆了9个多小时。

打开车门,他在后座底下发现了早已没有呼吸、全身发紫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kids and car safety 网站统计了1990年到2020年儿童热车死亡事件,发现55%的父母都是在无意识情况下把孩子关进车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42%是因为父母认为已经把孩子送进了日托中心,11%是因为孩子照料者之间产生了沟通歧义,12%是因为被老师忘在车里的,34%是因为父母压根就没想起来送孩子这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我们要明白两点:

1、千万不要过于自信,以为自己一定不会犯这个错误。

2、要防止这种悲剧再度发生,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安全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会孩子这样做:

如果孩子大一点

平时要教导孩子

万一被困车内要自救

①直接从内部开启车门或者后备箱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家车型引导小孩如何开门和后备箱,如何解锁,让他们认识和学习被锁车内后如何脱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按喇叭

不少车型在熄火断电条件下还能鸣笛,家长们要根据自家车型判断按喇叭是否可行,并对孩子进行预防事故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给孩子佩戴智能手表

通过智能手表,孩子可以及时向家人发出求救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④打开双闪灯求助

几乎所有车型的双闪灯在锁车熄火的状态下都能打开, 双闪灯是危险警报器,所有车型的危险警报灯都是常供电状态,只要没出故障,双闪灯都能正常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惨事件的代价是巨大的,以上是小编总结目前能想到的一些急救措,防患于未然。如果家长朋友们还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学习的。

当邻居们指责“这就是故意的”,当网友痛斥“不配做父母”时,我们更应思考:安全无小事。

你若喜欢,请点下面专辑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