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圈最近有点热闹,既有佩奇这样的“天才少年打出两杆147的逆天操作,又有他转身去开卡牌玩偶店的现实操作,甚至连赵心童也被卷进了宝可梦话题,球场内外的故事简直比正赛还精彩,问题来了,这算不算斯诺克新生代的另类“出圈之路,或者说,佩奇和赵心童,谁更能代表未来球员的新模板?
先说佩奇,23岁的年纪,两个赛季前还只是个被球迷看作潜力股的威尔士小伙,结果这赛季,世锦赛资格赛直接拿下两杆147,单场两次满分杆,历史第一人,14.7万英镑奖金到手,直接把自己送进了斯诺克名人堂的门槛,球迷调侃佩奇打球像开了挂,有点道理,但真要说,这小伙子心态才是真的稳,打艾伦·泰勒那种场合,换一般人可能手都抖了,他还能保持节奏,说明赛场经验和心理素质已经不是“新秀级别了,问题是,这么大的成就,按理说应该趁热打铁,争取主赛圈稳定上分,他倒好,奖金还没捂热乎就投资去开卡牌店了,这波操作在传统球迷眼里多少有点“摆烂嫌疑,但你要仔细一想,佩奇其实很有自己的盘算。
球迷都知道,斯诺克职业巡回赛收入很不稳定,奖金分配极其残酷,除了顶尖高手,绝大多数球员一年到头也就糊口,佩奇这次靠147捞了一笔,拿去做副业,还是自己从小喜欢的收藏方向,说白了就是用兴趣对冲职业不确定性,开一家AJ Trading Cards,宝可梦、乐高、毛绒玩偶全安排上,店里还摆着一张价值两千英镑的“月辉伊布,这气质,妥妥的卡圈大佬,佩奇不避讳,自己都说“巡回赛的球员都知道我痴迷这些,甚至连三届世锦赛冠军马克·威廉姆斯都带着儿子去捧场,这画面,搁以前谁信,职业球员开卡牌店还成了圈内社交新场所,这一波,不仅是副业,更是人设升级,反正球迷已经开始给他安上“玩偶佩奇“宝可梦佩奇的新外号了。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佩奇的副业直接对接上了赵心童的兴趣点,赵心童今年也是风头正劲,克鲁斯堡世锦赛一路通关,50万英镑奖金进账,赛场上还戴着宝可梦“小火焰猴领结,完美诠释什么叫“打球也要有生活态度,佩奇还开玩笑说赵心童可以来店里买娃娃,说不定能成VIP,这种操作,搁以前的老派球员身上是想都不敢想的,老球迷都记得,以前斯诺克圈顶多流行喝喝啤酒聊聊战术,现在这帮新生代直接把兴趣爱好摆到台面上,甚至成了球员之间的社交货币。
但说到底,佩奇和赵心童的“出圈,其实反映出整个斯诺克生态的转型——比赛和生活不再是泾渭分明的两条线,职业球员也可以是“斜杠青年,有爱好、有副业,甚至拿来和主业互补,球场上你是冠军,场下你可以是收藏达人,这才是新一代球员的真实画像,当然,也有球迷担心,这会不会分散精力,影响职业发展,佩奇世锦赛资格赛最后一轮输给乔·奥康纳,没能进克鲁斯堡正赛,有人就在网上对喷,质疑他“不够专注,但佩奇接受采访时很坦然,“以这样的成就离开其实并不让人失望,他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这种心态其实比单纯追求成绩更可贵,毕竟斯诺克不是靠一场比赛定义生涯。

反观赵心童,作为中国新生代第一人,这两年成绩飞涨,场面上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克鲁斯堡连胜晋级,场下还和佩奇一起玩宝可梦,网友开玩笑说“斯诺克要被卡牌文化攻陷了,但你仔细看,这其实是国际化新趋势,球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变了,球迷的关注点也变了,谁能想到,佩奇和赵心童还能靠卡牌成“网红,这在十年前的斯诺克场上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佩奇也不是完全“摆烂,6月24日武汉公开赛资格赛还要打,第二天英国公开赛资格赛马上接档,双线作战压力不小,但他这套“打球+开店的组合拳,其实是对职业生涯不确定性的自我调节,万一成绩波动,卡牌店还能兜底,反过来说,如果成绩更好,副业也能借势起飞,这种思路,和传统“只打球不问世事的老派选手完全不一样,新生代球员已经不满足只在球台上“卷,他们更想在生活里找到平衡点,这算不算一种进化?球迷众说纷纭,反正现在看,佩奇和赵心童的双重人生都挺有戏。

写到这,还是得说一句,佩奇的两杆147的确是历史级别的瞬间,但这之后选择开卡牌店,某种意义上更能代表斯诺克这个时代的变化,赵心童的冠军和“小火焰猴领结也一样,都是新生代球员把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深度绑定的案例,这股风潮会不会影响更多球员,甚至带动整个斯诺克圈的“副业热,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未来的斯诺克,不会再只有球台和冠军,佩奇和赵心童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们,打球之外,还有人生,谁说斯诺克只能单线程,双线开花未必不是新答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