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外卖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并不卫生,但在不可否认外卖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常客,尤其是对于学校里的学生来说,食堂饭菜不合口味的时候,也只有点外卖来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

然而,在湖南的某个高校校门口,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却嚣张的将学生的外卖全部丢进了垃圾桶,一边丢还一边骂骂咧咧。

如此行径自然让等着吃午饭的学生们愤怒不已,尤其是在网上被曝光后,学生和网友的曝光让丢外卖事件变得不简单,甚至连学校的发声也遭到了知情人的嘲讽。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学校对于丢外卖事件又有怎样的回应?
保安扔学生外卖?
6月10日,一条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根据视频中显示,在湖南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门口,一名黑衣男子把堆放的汉堡、奶茶一份接一份扔进垃圾桶。
他一边扔一边怒气冲冲地吼:“要堵学校的门,我让你堵下子!”而绿色的垃圾桶迅速被外卖填满,可见被丢的外卖不在少数。

围观的外卖小哥慌忙救出一份黄色餐盒躲到旁边,下课的学生们陆续赶来,看到的却是大半外卖“尸骨无存”。
面对这个场面,学生们纷纷举着手机拍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午餐被销毁——一份外卖十几二十元,可是学生真金白银花出来的。

这件事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舆论,评论区立刻炸开了锅:“如果食堂饭菜好吃又便宜,谁愿意多花钱点外卖?”“这哪是保安,官威这么大,怕不是个领导?”
更有人尖锐指出:“学校天天教导学生不要浪费粮食,自己员工浪费粮食时倒不吭声了!”


校方回应难平众怒
或许是视频引发的舆论过于强烈,事发当天下午,学校火速在社交媒体评论区回应:该男子确为学校职工,因为看到外卖堆放可能影响通行,“采取个人不当行为”,声称已经对其“严肃批评教育”,承诺将会赔偿学生损失。
尽管从表面来看,学校反应迅速、态度诚恳,但声明中“职工”二字含糊不清——既未明确是否为保安,也未提及其具体职务。

这种模糊性立刻点燃了公众质疑,一个普通保安若无人授意,真敢擅自扔掉数十份外卖、公然挑战学生集体利益吗?
网友直指核心:“没领导点头,拿两三千工资的保安犯得着这样的罪学生?”更有人结合现场视频分析:“黑衣男子不仅没穿保安服,而且训人时手背后、腰板挺,扔外卖理直气壮,这架势不像基层保安!”

争议声中,知情人的爆料让事件陡然转向:该黑衣男子实为校内食堂承包商,此前,他曾为阻止学生去其他食堂就餐,派人将连接不同食堂的天桥堵死。
甚至知情人表示,因为学生的强烈反抗,最终校方才介入这件事,将路障拆除。若爆料属实,扔外卖便不再是“维持秩序”,而是维护垄断利益的粗暴手段。

扔外卖风波背后的利益之争
这所省属高校有14200多名在校生,教职工570余人,一万多张嘴的日常饮食,是一块不容小觑的“蛋糕”。
如果食堂承包商与校方存在利益关联时,那么这件事的真实目的,就已经从“食品安全管理”异化为变相强制消费。

学生们的选择其实很单纯:食堂菜品单一、定价偏高时,外卖自然成了“胃的救星”。一名该校学生坦言:“外卖选择多,口味也比食堂丰富。”
当味蕾的需求被长期压抑,点外卖便成为最直接的抵抗。遗憾的是,校方管理思维未能与时俱进,反而陷入“堵优于疏”的惯性。

类似的冲突在全国校园屡见不鲜:2020年,安徽亳州宏志中学保安扔掉8名学生外卖,教育局痛批“简单粗暴”,最终校方赔偿道歉;
2022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以防疫为名禁外卖,保安当众抛扔餐食,学生怒问:“若真为防疫,老师为何能自由出入?”;

扔不掉的深层矛盾
每当“扔外卖”事件发生,校方总搬出“食品安全”和“校容管理”两大理由。然而这些理由看似正当,却经不起推敲——禁止学生选择吃什么,本质上是剥夺其对生活的掌控权。
更深层矛盾在于后勤服务的脱节,有教育观察人士指出:“如果食堂物美价廉,谁会多花时间金钱点外卖?”

当学校将食堂外包后放任不管,默许承包商垄断经营,饭菜质量便可能每况愈下。学生用脚投票点外卖,反而成了“破坏秩序”的麻烦制造者。
对于张家界航空学院,当务之急或许是彻底调查黑衣男子身份及其与食堂利益链的关联。若确系承包商越权打压外卖,仅“批评教育”无异于纵容。毕竟,当经济利益戴上“校园管理”的面具时,真正的输家永远是学生。

信息来源于:封面新闻 2025年6月12日 关于“保安将大量学生外卖扔入垃圾桶?学校回应:个人行为,将统一赔偿”的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