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河轮胎备受瞩目的年产5.8万套专用轮胎项目传来新进展。该项目核心载体——3号、5号厂房已顺利封顶,生产线上的机器设备亦完成安装调试,标志着首批“植入了大脑”的专用轮胎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轮胎此次建设的,远不止一个普通的轮胎工厂。该项目是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项目之一,其最大亮点在于轮胎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黑科技”:植入自主研发的智能芯片。这意味着,每一只从这里下线的轮胎,都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橡胶制品,而是一个能够“思考”和“感知”的智能单元。

这些“智芯轮胎”能够实时监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如气压、温度、磨损程度等,并进行精准调控,确保在极端工况下的最佳性能与安全。它们主要面向井工矿、工程机械等对轮胎性能要求极高的核心领域,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解决方案。想象一下,在幽深矿井或重型工地上,这些轮胎如同长了眼睛和神经,能及时预警潜在风险,极大地提升了作业安全与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产5.8万套的规划中,包括3万套用于特殊充填作业的轮胎、2万套实心轮胎以及0.8万套结构独特的蜂窝状轮胎,每一款都针对特定工况进行了优化。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11亿元,并带动230余人就业。更重要的是,黄河轮胎此举显著提升了国内特种轮胎产业的自给能力,有效降低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增强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为国家的工业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轮胎级”的坚实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内特种轮胎领域深耕30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黄河轮胎早已是井工矿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此次“智芯”升级,不仅是其“专精特新”战略的又一力证,更是中国特种轮胎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的一个生动注脚。当轮胎开始“思考”,安全与效率,便有了全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