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曾当众表示:
“她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

她是《玫瑰的故事》中“人间清醒”的“苏更生”;
也是《人民警察》中利落干净,一身正气的“安萍”。

靠着过硬的演技“翻红”还没多久;
她却转头登上了网络文明大会,开始“不务正业”。
当别的演员连演艺圈都还混不明白时,她却让娱乐圈再次刮目相看。

01
前几天在合肥举办的网络文明大会中,各界专业人士齐聚一堂。
而在一众西装革履的“大佬”中,一抹白色的倩影显得格格不入。

她一袭白色长裙登场时,台下还弥漫着论坛式的严谨氛围。
直到她开口唱第一句“亲爱的,此刻正是天亮”,整个会场的空气都变了。

她一头短发笑眼盈盈,像在台上温柔的鼓励我们“向前看,生活很美好”。
这种极具故事感的歌声,让台下不少人都纷纷掏出了手机开始录像。

镜头扫过台下人的表情,眼神中都是“出乎意外”的惊讶。
网友们也纷纷感叹:
“没想到一个演员能唱歌唱的这么好。”

不少人称万茜的“不务正业”令人刮目相看。
但对于关注过她的人来说并不意外。
在之前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她就展现过自己非凡的唱功。

节目初舞台,万茜抱着一把吉他坐在舞台中央,安静的自弹自唱的样子俘获了不少姐姐的心。
黄圣依曾表示:
“我好喜欢你,想和你一起组队。”

当上队长后,她也会充分把握每个队员的特色,把排练变成“角色研讨会”。

让李斯丹妮用《新喜剧之王》里的龙套心态演唱 rap 段落;
让金晨把《了不起的女孩》中的职场女性气质融入舞蹈。

这种以演戏的心态唱歌的状态,让团队最终获得极高的分数。
也让不少专业人士感慨:
“她比专业歌手更懂如何用表演将感情融入音乐。”

或许是演员的身份太过深入人心。
多数人都忘了,她在出道初期就有过一个“音乐梦”。

02
万茜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女孩。
但阴差阳错之下,在考学时她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

她不仅成绩优异,还代表学校多次前往海外出演国际戏剧作品。
在校期间的她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

连胡歌都表示对她印象深刻。
“她是第一个和我说话的师姐。”

之后万茜开始“影视、话剧、唱歌”三手抓。
2002 年,万茜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金锁记》播出。

虽然戏份不多,但也算是踏入了影视界。
后来在出演《天使的歌声》时,还献唱了主题曲《橄榄树》。

公司看到了她在音乐上的可能性,斥巨资为她打造了专辑《万有引力》。
为了这张专辑,她付出过诸多的努力。

从第一次试唱 Demo 到录完所有歌曲;
从练习舞蹈基本功到落实每个细节动作;
她都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耐心、耐力和韧性。

然而当时的唱片市场并不景气。
即使专辑得到了粉丝的好口碑,但却销量不佳。

或许是迫于无奈,之后的她回归了表演老本行。
而后,她搭档吴秀波、左小青演绎《上海上海》。

她在剧中饰演性格倔强却异常坚韧的刘晓男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
在《裸婚时代》中,她将一个拜金女孩饰演的淋漓尽致,令导演刮目相看。

之后凭借着和陈建斌合作的《军中乐园》斩获金马奖最佳女配。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电影《捉迷藏》中的“萍芝”。

萍芝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却被秦海璐饰演的“苏红”盯上。

在被跟踪时,她眼神中流露出惶恐,从困惑、害怕到心有余悸。
她的表演层次饱满又流畅。

特别是她被秦海璐饰演的凶手用保鲜膜包裹,命悬一线时。
她绝望的眼神,将濒临死亡的哀伤和强烈的求生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演过不少角色,但人们提到她总是“戏比人红”。
在浮躁的娱乐圈中,她一直是“清流”一般的存在。

不过多参加综艺,专心研磨演技。
拍《县委大院》时,万茜为了演好基层干部,观察了无数现实中的基层干部生活。

不断的模仿他们的行为动作以及神态。
更是为了一场“援藏”戏份克服高原反应,深入藏区雪山。

去年夏天,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火爆全网。
不少人冲着神仙姐姐而去,却被万茜饰演的“苏更生”而吸引。

她并非传统言情小说中围绕爱情打转的配角,而是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与人生规划。
她对工作专业且投入,经济独立且精神自洽。

从未将婚姻或男性视为人生的终极归宿。
“搞事业”的清醒人设让全网女性“爱不释手”。

剧中苏更生这一角色身上的独立、清醒、善良的特质也与万茜本人的形象不谋而合。
她也成功靠着这一角色成功火出了圈。

但她似乎并不沉迷于娱乐圈的花红柳绿。
这些年来,除了唱歌,她那些 “不务正业” 的操作早已攒了厚厚一摞。

03
她会因为觉得“酷”而去学习骑摩托。
会因为“觉得有趣”在知乎中热心回答网友们的问题。

即使是玩游戏,也能玩的“头头是道”。
她在“魔兽世界”的游戏中创立公会,有爆料称,她是魔兽世界五大公会的会长。

除此之外还会在无聊时耐心钻研如何把手机膜贴的又快又好。

今年四月,她还在社交平台跟粉丝分享自己最近画的“作业”。
似乎是在网上报了一个绘画班,正在学画画。

但或许正如万茜所说的:
“我不需要人设和标签,好好工作真实活着就行。”

就像她在网络文明大会上唱的:
“总有美好在路上。”

43 岁的她用行动证明:
真正的底气从不是单一领域的爆红,而是把人生过得多样化的勇气。

结语
对万茜而言,美好从不在固定的赛道上,而在每个未知领域。
当别人用热搜维持热度时,她用话剧台词打磨演技;

当别人在商演中消耗人气时,她在认真学习新的“技能点”。
即使靠着“演技”火出了圈,她也并不拘泥于“表演”这一单一赛道。
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坚持,实则是一个演员对艺术边界的主动拓展。

部分资料来源:
南都会客室|会贴膜、爱画画,悄悄收藏冷知识
中国日报网|万茜演唱《总有美好在路上》
大象新闻|万茜:我不需要人设和标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