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桥机场的网约车通道里,老王捏着手机直叹气——他刚被乘客投诉"故意绕路",平台直接扣了服务分。这事儿他冤得慌:"从机场到松江大学城,导航本来要走沪渝高速,结果路上出了事故,我绕了段地面道路,乘客非说我绕远。"可现在滴滴新规上线,这种"委屈"可能没那么好申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跑车的司机群里都在传新规:绕路判定不再只看"是否多走路",得看"合不合理"。啥叫合理?平台新出的《行程纠纷处理规则》里写得明白:首先得看导航推荐的路线,除非遇到拥堵、事故、临时管制这些不可抗因素,否则司机得按导航走;要是想绕路,必须提前和乘客确认,乘客同意了才算合规。

老王的事儿就是栽在这儿。那天高速封路,他想着"地面路近"就改了道,可没提前跟乘客说。乘客下车一查导航,发现绕了近3公里,直接投诉。平台调取行程记录,发现司机没沟通记录,二话不说就判责。"以前这种情况还能扯扯皮,现在系统直接按导航路线比对,司机说不清楚就得认。"老王翻着手机里的申诉记录,直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司机摸准了门道。开帕萨特的张师傅跑夜单多,最近特意在接单前加了句:"哥,咱按导航走哈,要是有堵车我提前跟您说,您看行不?"上周三他拉客人去虹桥枢纽,快到地儿时导航突然跳红,他赶紧刹车:"前面延安路高架全堵死了,我走延安西路地面,多五分钟但不绕远,您同意不?"乘客点头后,他把这段对话截图存在订单备注里。后来乘客投诉说绕路,平台看了备注和实时路况,反而给乘客回了句"司机已提前告知,判定无责"。

乘客这边也得长个心眼。前阵子李姐打顺风车去青浦,司机没打招呼拐去加油站,她当场拍了视频:"您看导航,这绕了两公里,我这单就按绕路投诉。"平台核实后,司机不仅被扣分,还得给李姐免了20块高速费。但要是乘客自己提要求呢?陈小姐上周打车去陆家嘴,主动说:"师傅,我知道延安路堵,走南浦大桥吧?"司机应了,行程结束乘客也没投诉,因为她提前确认了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平台判定绕路的逻辑更"立体"了:先看路线是否符合导航推荐,再看有没有提前沟通,最后查实时路况。要是司机没沟通就绕路,哪怕只多绕500米,也可能被判责;要是提前说了,哪怕多走两公里,乘客也没话说。就像老王说的:"现在开车不光得看路,还得会'留证据'——截图、录音、备注,一个都别省。"

收车的时候,老王盯着手机里的《新规解读》发呆。他想起刚入行那会儿,乘客说"随便开",他就挑近道;现在倒好,"随便开"成了雷区。不过话说回来,规矩严了,纠纷少了,对谁都好。毕竟谁也不想在行程结束后,为几公里的路争得面红耳赤——毕竟,大家出门都图个顺顺当当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