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章父仍坐在灯下,一遍遍看着那张合影。
画面上,章莹颖扎着马尾,笑容清亮,那是她出国前回家探亲时拍的,窗外是盛夏的稻田,阳光炽烈。
如今,那笑容永远定格在了2017年。
如今,距离章莹颖遇害已经过去了8年,可是依然找不到任何痕迹,章家人和章莹颖男友的人生,更像是时钟停摆,他们始终走不出那年夏天。

如果说,一场罪恶让一个年轻女孩永远停在27岁,那么这漫长的八年间,她的父母、男友、弟弟,也都像被困在了原地,每个人好像都生活在黑暗里。
他们的故事,读来就让人心痛。

章莹颖失踪那天,是2017年6月9日。
那天,为了去见房东,她在路边搭上了一辆黑色汽车,从此音讯全无。
当时,章莹颖刚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计划只待一年。
其实,她本想去加拿大,但因为费用太高,最终改去了美国。没想到,这个决定,成了命运最沉痛的分岔口。
直到一个月后,凶手克里斯滕森被捕,这起案件才逐步浮出水面。
据凶手说,他绑架了章莹颖,然后先奸后杀,尸体更是被残忍地分成三份并扔进三个垃圾场,最终下落不明。

八年过去了,凶手在牢里过着按点吃饭、吹空调的日子,甚至享有书籍和探视的权利。
而章家人,至今没有找到章莹颖的一块骨头,甚至连一场真正的葬礼都没能举办。
她的父母没有选择原谅、没有选择放下,他们陷在悲伤里,像无边夜里一盏不断闪烁的灯。
母亲健康急转直下,疑似出现精神状况,父亲长期失眠、夜里走神,不慎踩空楼梯摔断四根肋骨。
丈夫已退休,妻子无力劳动,一家人靠着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却始终不放弃寻女的希望。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极限,那你还没看到他们遭受的另一层打击。

为了继续寻找女儿的遗骨,章父做了一件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事,开起了直播带货。
没有情绪营销,没有煽情口号,只是规规矩矩地讲解产品,偶尔在镜头前说一句:“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是章莹颖的父亲。”
这是他唯一能靠自己的方式,为女儿的最后归宿凑点钱,可就是这样朴素的一场直播,却迎来了毫不留情的网暴。
有人说他吃女儿的流量有人冷嘲热讽,甚至有人跑进直播间刷屏说:“卖惨有用吗?尸体都找不到。”

这些话,每一句都像在伤口上撒盐,甚至比命运更恶毒。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只要你公开表达悲伤,就是在消费,只要你走出创伤,就是在背叛。
那些最不忍心放下的人,反而要承受最尖锐的恶意。
可是,那是他能为女儿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他想找回她的遗体,送她回家,让她入土为安。
可这在美国,要是完成这件事,需要花大价钱的,审批、清场、补偿、环保费用等等,样样都得掏钱。
一边是病弱的妻子,一边是经济的压力,章莹颖的父亲就只能硬撑着卖货,同时在等待他等一个也许永远等不到的结果。

相比之下,章莹颖的男友侯霄霖,过得好像轻松一点,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这一生可能也就停在了2017年。
当年章莹颖失联,他在第一时间发动所有在美资源找人、搜集线索,帮助女友打官司。
案子尘埃落定后,他放弃名企高薪offer,选择去山区支教两年,完成与章莹颖曾共同的愿望。
他说过,不想放下,不敢放下。因为一旦放下了,就像她真的彻底消失了。
这份深情本身也变得沉重。

黄金年龄耽误了,职场起步慢了,甚至连普通人的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
可侯霄霖没有在镜头前诉苦,但章父曾在社交平台上替他说,他也很难,真的很难。
尽管侯霄霖有自己的事要忙,也仍会定期回来看望两位老人,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照顾。
但现实终究是现实。他帮得了情感上的空缺,却填不上巨大的经济窟窿。
可哪怕如此,三人至今仍在同一个坐标里等待着,等一个也许根本找不回来的她。

八年了,案件的新闻早已沉入公众记忆的海底,舆论热点换了一波又一波。
可章家人的生活,像是被死死按住的暂停键,甚至连悲伤都没来得及转换成回忆。
真正让人心酸的,不是悲剧本身,而是这个社会在悲剧面前所表现出的麻木。

他们没有讨要、没有勒索、没有做出任何越界的举动,只是试图在余生中,尽力完成作为父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送女儿回家。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愿望,也被某些人冷嘲热讽,逼得他们差点再次沉入绝望。
难道这个世界,真的容不下一个苦难者的自救?

章莹颖被害的那年,刚刚27岁,人生刚刚开始。
而八年后,那场毁灭性悲剧留下的余波,还在一天天改变几个普通家庭的命运。
你可以不关心,但别冷漠,你可以沉默,但别嘲讽。
不是所有人都能挺过去失去孩子的痛苦,也不是每一个带货的镜头,都是为了“流量”。

这世上最深的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而章父的每一场直播,每一个“谢谢你”,每一笔微薄收入,都是他不愿让女儿被时间彻底带走的挣扎。
愿这个世界能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冷血。
愿她的家人,终有一天,能等来她真正回家的那一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