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伦敦谈判结束,双方各退三分,最终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呢?这次的谈判共识对双方未来关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伦敦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第一天谈完,第二天继续,可以看出双方都想保持沟通,协商解决经贸问题,但同时两边分歧不小,所以谈了又谈。那会议结束之后,中美两国到底达成一致没有?美国媒体透露,中国将恢复对美国的稀土出口,但只能被用于汽车制造等民用领域,而且许可证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为什么中国会做这样的让步,既然让步了,为什么又只有半年的时间?
其实,中国从来不愿意打什么贸易战关税战,是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中国才必须反击。美国卡中国脖子的时候,就该想到,中国也一样能卡美国的脖子,而稀土就是其中的关键。现在双方谈了2轮,中国言出必行,展现了自己的诚意,所以恢复部分稀土出口。

至于6个月的有效期,也完全是为美国“量身定制”,毕竟特朗普“名声在外”,今天制定的政策,明天在社交媒体上发个消息,就能作废。既然如此,中国也不能马虎大意,所以就给半年的时间,如果后续特朗普又变卦了,那么中国同样可以再度给美国一个下马威。在中国恢复稀土出口的同时,美国也到了展示自己诚意的时候了,将恢复飞机发动机、零部件,以及乙烷的供应。另外,特朗普也表示,中国留学生可以继续来美国深造。
如此看来,美国也算是退让了三分,不再像之前那样咄咄逼人了。特朗普在第一天谈判结束后还抱怨,和中国打交道不容易。这就说明,中国展现强硬,在贸易战中和美国针锋相对,让特朗普政府吃到了苦头,所以才有现在的谈判结果,才能让一向“傲娇”的特朗普不得不妥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让步都是有限的,双方的矛盾分歧并未完全解决。美国这一边,高端芯片仍旧采取出口管制的措施,白宫的想法是,AI革命是下一个风口,不能让中国领先,英伟达的H20 AI芯片,绝不能卖到中国手里。而中国这边,稀土虽然放开出口限制,但不能给美国的军工企业,军火商想生产更多军事武器,仍旧是个难题。

也就是说,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并未改变,合作中的对抗也不会完全消除。对于中美伦敦谈判,俄罗斯的专家也在紧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俄专家做出预言,即便中美两国后续签署了新的协议,双方的贸易额还是会呈下降趋势。如果真是这样,对中美两国会有什么影响呢?其实,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对美国却会带来更大的困境。道理很简单,首先,中国对美的贸易依赖近些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摆脱对美依赖问题上,中国已经提前布局。而且,在这一次中美关税战中,中国又进一步重构了供应链。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小。但美国就不一样了,对其市场来说,中国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会长期存在,如果贸易下降的话,美国经济就会受到冲击。未来,美国又可能会像对待稀土问题一样,来同中国进行谈判,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而且,在中美关税战以及谈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关税层面向美国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这样一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变得有名无实了。这不,特朗普对主动前来谈判的国家,很可能会继续延长暂缓期的最后期限。这说明,美国在关税层面已经开始松口了。
其次,美国不卖高端芯片,但中国的AI产业仍旧高速发展,DeepSeek就是个很好的例证。而美国缺了稀土,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火商根本就造不成高端装备。也就是说,谈判的主动权在中国手里,特朗普政府必须早点看清这一点,否则关税战贸易战就是作茧自缚了!

不管怎么说,中美伦敦谈判的结果还是利大于弊的。至于今后会怎么样,中国这边肯定会积极履行框架协议内容,主要还是看美国能不能说到做到,只要美国不阳奉阴违,那双方大概率还是会继续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