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法院判决的“婆婆全职带孙子被撞获赔误工费”一案,引发社会对家务劳动价值及法律认定的广泛关注。67岁的刘婆婆在小区带孙子时被车辆撞伤致残,保险公司以“超龄”“家务劳动不算收入”为由拒绝赔偿误工费,但法院经两审最终认定其无偿带娃行为创造了家庭“隐性收入”,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包括误工费在内的12万余元

 全职带孙子算“工作”吗?法院判决:算!赔偿12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全职带孙子算“工作”吗?法院判决:算!赔偿12万

核心争议与判决依据

家务劳动的价值认定

法院认为,刘婆婆全职带孙子的行为虽未直接获得报酬,但节省了子女聘请家政服务的开支(约每月4000元),并保障了其子专注工作创造收入,属于对家庭经济贡献的“隐性收入”。这种劳动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符合误工费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法律适用与突破

退休年龄争议保险公司以刘婆婆“超龄”为由拒赔,但法院指出退休年龄并非误工费认定的唯一标准,重点在于实际劳动能力及对家庭经济的贡献。

举证责任与损失计算因事故导致刘婆婆劳动能力受损,其丈夫辞职照顾她,亲家跨省接手带娃,家庭开支增加。法院结合类似案例(如南京王女士获赔16.5万元误工费),参照家政行业收入水平酌情确定赔偿金额。

 全职带孙子算“工作”吗?法院判决:算!赔偿12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全职带孙子算“工作”吗?法院判决:算!赔偿12万

司法趋势与社会意义

该案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地法院在类似案件中支持家务劳动者的误工权,例如:

北京海淀法院判决带孙女受伤的奶奶获赔1.35万元误工费,认定家务劳动应获尊重;

安徽芜湖法院支持家庭主妇获赔120天误工费,明确隐性收入对家庭成员工作的支撑作用;

武汉另一起案件中,全职主妇按每天100元标准获赔1.2万元误工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日前,武汉法院两审给出了明确答案:老人无偿带娃创造“隐性收入”,理应获得误工赔偿。近日,刘婆婆收到残疾赔偿金、误工费等赔偿款12万余元。

湖南都市频道征集新闻线索

遇到任何烦心事、委屈事

扫码登记

我们记者将第一时间和您联系

帮您解决问题!

来源 | 风芒新闻 江苏零距离

编辑 | 洋子

一审 | 杜振裕

二审 | 凃晓岚

三审 | 唐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