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青年

| 有用 | 有趣 | 有态度 |

「青年专属的微信公众号」

团市委工作动态

01

4月18日,团市委在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举办2025年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共400余名学生参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4月28日,由团市委主办、团纳溪区委承办,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纳溪区东升街道协办的奋楫笃行担使命 青年奋进新未来——2025年泸州市“五月的花海”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圆满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5月1日,团市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策划的2025年“Hello 泸州”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作品征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5月9日,泸州共青团在全市启动“12355中高考减压”系列活动,通过开设电话咨询专线、线下服务专区及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服务广大中高考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轻松上阵迎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5月15日,为让广大青年更加深入了解并爱上泸州,团市委策划制作《酒城青年哪儿耍》系列短视频——第一期《酒城青年哪儿耍之"初识泸州"》,充分展示了泸州的美景美食以及惠青政策等内容。

06

5月29日,为进一步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关心关爱工作,切实提升志愿者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团市委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青马工程”专题培训暨端午节慰问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5月31日,由团市委、市妇联主办,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承办的“童心飞扬·快乐成长”庆六一主题活动在泸州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市青少年宫)欢乐举行,共吸引全市3000余名儿童及家长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6月4日,为进一步发挥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领头雁作用,促进少年儿童事业与党史研究工作融合发展,团市委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泸州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二次研讨交流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地特色亮点工作

01

团纳溪区委凝聚三方合力,擦亮志愿服务发展底色。构建“1+1+N”青年志愿者队伍体系,依托镇(街道)、企业等发布活动767个、服务5871人次;发挥青年联合会人才优势,组织各界别青年开展志愿服务10余场;强化校地合作,联合在纳高职院校建立志愿服务队共69个,发动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200余场。健全三项机制,提亮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服务成色。健全管理机制,推动队伍分组建设,优先推荐党员担任组内职务,引领9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健全培训机制,通过“线上听课+线下实践”,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健全服务机制,与镇(街道)联合组建“纳里同行”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7场,服务800余人次。建强三类链条,点亮志愿品牌时代特色。加强服务品牌链,以“青春志愿+”为引领,打造“纳爱·家援”“迷途导航”等多元志愿服务品牌;搭建平台链,基于“返家乡”“酒城青雁计划”等平台,对接政企实习岗位诉求,每年提供实践岗位600余个;畅通供需链,依托“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结合群众困难和需求,针对性制定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团古蔺县委用好“三味”配方,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一是深掘资源优势,再现红色资源历史“原味”。加强“四渡赤水”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建设太平渡渡口、二郎滩渡口等革命传统教育场所5个,高标准打造四渡赤水红领巾学院;持续推动红色学院“1+6+N”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红领巾解说110余场次,全面提高学习教育感染力和穿透性。二是聚焦思想铸魂,领悟红色资源文化“深味”。聚焦“五四”“六一”等时间节点,通过入团入队、主题团课、主题征文、十八岁成人礼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累计开展“全民阅读·书香蔺州”“古蔺本土红色文化师生演”思政课征集展演、“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32场次。三是打造实践课堂,彰显红色教育现实“真味”。依托重阳节、全国志愿服务日等重要节点,各学校团组织、少先队开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以红色阵地为载体,开展红色研学、青少年夏令营、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教育主题活动90余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立足青年实际,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围绕体育文化建设主线,引导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强体魄、在奉献中悟担当。一是以体促建,涵养青春活力。学校以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为契机,聚焦品牌打造,举办“分子杯”校园体育文化节,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赛事,吸引超600名青年学生报名参赛。二是以行践诺,彰显青年担当。校园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聚焦社会服务、社区实践与特色项目,创新设计“体育赛事 + 志愿服务” 联动模式。在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分子杯” 系列赛项中,共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三是以媒助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校园体育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本月相关宣传推文阅读量达3000余次,短视频播放量达5000余次,有效营造体育育人、青春向上良好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 辑 | 李 静

一审一校 | 朱 露

二审二校丨朱菊云

三审三校丨刘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