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小米SU7的一场事故重塑了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历史进程。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中国车企追求更高阶的智能驾驶.
6月11日,小鹏汽车全新G7正式亮相并发布预售。作为2025年小鹏首款全新车型,小鹏G7共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预售价23.58万元。
然而,全新G7真正让外界眼前一亮的是何小鹏对他的定义——L3级算力汽车。

和以往根据马力或者续航区分车型不同,全新G7的两个版本是根据算力进行区分。其中,G7 Max版搭载2颗英伟达OrinX 芯片,算力为508TOPS,和不久前上市的小鹏MONA M03 MAX的算力相同。
全新G7的另一个版本为Ultra,它采用了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三颗算力高达2200TOPS。目前,行业的主流有效算力区间基本在80至700TOPS之间,全新G7 Ultra算力是前者的3至28倍.
在如此之高的算力下,何小鹏将全新G7称为:市场上首款具备L3级算力的AI汽车。
除了高算力,全新G7还首发本地部署的VLA+VLM模型以及“大脑+小脑”VLA-OL模型。其中,VLA模型能让车辆像人类一样理解、推理和决策,真正“主动思考”和“理解世界”,在塌陷避让、救护车避让等复杂场景中展现出类人般的智慧判断。

此次首发的VLM视觉大模型是帮助车辆理解世界的“AI大脑”,将形成人和汽车对话、操控的新一代入口。作为车辆行动的总指挥,指导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舱等整车能力进化,未来能实现本地聊天、主动服务、多语言等功能。
最后,VLA-OL模型首次给智能辅助驾驶增加“运动型大脑”决策判断,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比行业MAX车型提升10+倍,该模型能让车辆像人类一样理解、推理和决策,真正“主动思考”和“理解世界”,在塌陷避让、救护车避让等复杂场景中展现出类人般的判断。同时,全本地端运行让用户无惧网络延迟,身处全球都能享受稳定可靠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由此可见,全新小鹏G7在硬件上具备了超高算力,在软件和AI能力上则具备全新的大模型,但何小鹏并没有将全新小鹏G7称为L3级汽车。
何小鹏认为,一辆汽车具备L3级算力和AI能力,只是迈向L3级汽车的第一步。作为衡量的标准,本地有效算力要在2000TOPS以上,同时本地部署VLA+VLM模型,这样的智能电动汽车才能被称为L3级算力汽车。在实现上述条件以后,还要有需要硬件双冗余和法律法规认证后,才能称得上真正的L3级汽车。
但不论如何,何小鹏还是认为,算力是AI汽车的第一标准。

正因如此,小鹏汽车选择自研图灵芯片。但是在发布会接受采访的时候,何小鹏也吐露了自研芯片的不易,他表示,图灵芯片前期研发很波折,最近一年运气非常好,从流片到应用都还是比较顺,但是我们也碰到很多的挑战,小鹏团队最近在花很多的人力做工具、编译器等系列的事情。
虽然过程艰难,但何小鹏依旧认为自研芯片有很大的价值,“如果我们等到规模量产之后,逐步发现在内存的使用、可靠性、发热量等能力,对我们会有巨大的价值。”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点何小鹏没有提及,那就是自研芯片有望为小鹏汽车节省单车成本。但前提是,采用图灵芯片的车型要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对此,何小鹏也有清醒认识,他表示:造芯片投入数以十亿计,100万台销量才到盈亏平衡。
因此,全新小鹏G7还需要在AI能力之外进一步提高产品能力。

作为全新G7的另一大看点,小鹏汽车在智能座舱领域也有所突破,新车首搭联合华为打造的顶级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这块87英寸超大画幅的“智驾第一屏”,以行业首发的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行业领先的辅助驾驶AR显示,以及行业最全的全场景AR安全预警三大创新场景,彻底解决了传统HUD“看不清、晕眩、视线遮挡”三大痛点。
该系统采用全场景AR光毯,能够将导航路线直接“画”在真实道路上,让用户告别传统导航需要低头看屏幕的困扰,真正做到“所见即所行”。即使在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下,系统也能够自动标识前车和车道,让异常天气中的安全驾驶变得可见可控。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的销量不断走高,但主要增长动力一直是MOMA系列。全新G7的发布让外界看到了一个潜在的全新增长极,而且G7的预售价格显著高于MONA系列,也有望让小鹏不断下滑的单车价格重新走高,进而实现在今年四季度实现利润转正的业绩指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