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陈小茹)6月13日,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斯维特兰娜·阿库洛娃在北京表示,2023年8月出生于莫斯科动物园的大熊猫“喀秋莎”,是中俄友好和两国专家专业精神的象征。中俄专家经常交换数据以保障大熊猫的身体健康。莫斯科动物园会承担起应有责任,悉心照料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北京,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斯维特兰娜·阿库洛娃出席会议。马子倩/摄

2019年4月,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大熊猫“如意”和“丁丁”落户莫斯科,开始为期15年的旅居生活。2023年8月,它们的幼崽在莫斯科动物园诞生,成为首只在俄罗斯成功繁育的大熊猫。“这是令人骄傲的盛事。”阿库洛娃介绍,“喀秋莎”这一名字是经过30万人参与的网络投票产生的。大熊猫“喀秋莎”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大量粉丝,很多俄罗斯民众都争相前往莫斯科动物园观看。

今年5月,中国领导人访俄期间,中俄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表示: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在生态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大熊猫保护合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支持双方加强边境地区东北虎、东北豹保护以及跨境自然保护地合作交流。双方将开展金丝猴保护国际合作研究,共同提升珍稀野生动物保护能力。

“莫斯科动物园已参与70多项保护珍稀动物的协议,希望与北京共同开展保护金丝猴的工作。莫斯科动物园计划建设金丝猴展区,并制定专门解决方案以照顾金丝猴。”阿库洛娃说。

阿库洛娃还提出建立“全球动物园联盟”的倡议,认为保护环境的任务需要重新审视相关工作。“全球动物园联盟”为自愿开放性质,对所有动物园、水族馆、海洋馆开放,主席国身份每年可变更,且基于平等原则。莫斯科动物园希望北京动物园加入,并期望与专业学术界展开合作。她说,“与中国的合作将成为巩固新的国际伙伴关系的重要一步”。

阿库洛娃是在当天举行的一场以“莫斯科与北京双边国际博物馆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以及博物馆发展前景”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介绍了上述情况。会议由莫斯科市政府主办、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协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提供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