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病逝,李克农怒摔酒杯,粟裕泣不成声、一度昏厥,周总理交给陈赓夫人傅涯3张纸条......
1961年3月16日,58岁的陈赓在这一天永远离开了人世。
陈赓的去世,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当得知陈赓病逝,粟裕泣不成声,身体因过度悲伤严重缺氧,甚至一度晕了过去,醒来之后,粟裕仍是痛哭不止。
他和陈赓,是莫逆之交,两人当年可谓一见如故,常常分享军事上的经验。
粟裕遭受批判的时候,陈赓仍丝毫不避嫌,常常来探望他,给粟裕提供了难得的精神支持,粟裕常感慨认识陈赓,不虚此生。
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病魔残忍地夺走了陈赓的生命,从此粟裕在世上少了一个知音。
李克农同样悲痛欲绝,他和陈赓,早年在上海做情报工作的时候,便配合默契,多次挽救党组织于水火。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与陈赓都担任副总参谋长,两人因工作交集增多,关系愈发亲密,时常一起喝酒谈天。
他陈赓重病住院期间,李克农常去探望,两人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
陈赓的骨灰要送往北京时,李克农不顾病体,坚持到机场祭送,他的家人理解他对老友的不舍,没有阻拦,而是陪同李克农一同机场,送了陈赓最后一程。
过了一段时间,李克农家中来了客人,吃饭时他端起酒杯,刚喝了一点点,突然将酒杯狠狠摔在地上,流着泪说:“陈赓走了,再好的酒也没有味了!”
周总理与陈赓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陈赓曾长期在周总理的领导下工作,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周总理对陈赓非常欣赏,陈赓则十分敬重周总理,两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长征途中,周总理生病,正是陈赓一直紧紧护卫在周总理担架左右,和邓颖超以及医疗队员一起悉心照顾,周总理才能有惊无险的走完长征路。
当陈赓去世的消息传来,周总理很受打击,他独自坐在办公室,神情凝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沉默了许久之后,他缓缓摊开纸张,提起笔,怀着对陈赓无尽的思念与敬重,为其骨灰盒题词“陈赓同志之骨灰”。
总理写得一手好字,但这一次他却如何写,也总嫌写的不够好。
他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勾勒,每写罢一张,他都要拿起来,反复端详,却永远写不出合心意的,于是不得不重新下笔,一张接着一张,恨不得将他与陈赓多年的革命情谊、深切的怀念都融入这字里行间。
他一边写,一边想起陈赓,泪如雨下,眼泪浸透了纸张。
几天之后,周总理才终于精心挑选出最满意的3张,让人转交给陈赓的夫人傅涯
当傅涯双手接过这承载着总理眼泪与思念的字条时,也不由得想到昔日丈夫和周总理并肩作战的一幕幕,泪水蓄满了眼眶。
陈赓虽然离开了,但他与粟裕、李克农、周总理之间的深厚情谊,却成为了一段段动人的佳话,被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
穆铎《隐蔽战线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