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朗普很多时候的做法,总会让人们对他有种“朝令夕改”的错觉。

事实上,特朗普经常改换说辞、修改条例,依旧是贯彻他的那套“萝卜大棒”,只是为了让其他国家妥协。

就像5月初,中美会谈取得成果之后,美国商务部就立即对中国的AI算力芯片下达“全球禁令”。

好在,中方的坚定态度并没有让特朗普的计策得逞,商务部发出警告的同时,《纽约时报》也直接表明:特朗普这个时期,正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的“科技牌”

其实从这次中美伦敦谈判后,特朗普本人以及贝森特这些美国官员的表态,就能明显看出,美国之所以制裁中国科技企业,在加关税的同时又单独放开电子产品,为的就是用“科技牌”来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同时给中方施压出口稀土。

4月2日,美国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结果到了4月12日,美国就直接免除了电脑、芯片这些电子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

特朗普这么做并不是好心,只因为中国生产的电子零件,是印度和菲律宾这些国家组装苹果手机这些产品的重要材料,放开关税可以避免美国科技企业自己遭受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中国的科技产品,特朗普明知道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一致协议,又在5月13日,对华为昇腾芯片下达禁令。大致意思就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只要使用了昇腾芯片,就视为违反美国的出口管制。

像欧洲的很多国家,使用的AI模型基本都是中美两国的。美国直接封锁了中国的算力芯片,就等于说迫使这些国家的企业必须使用美国的大模型,购买他们的算力芯片。

然而,即便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再好,也低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韧性。

华为昇腾芯片并非孤立无援,早在2024年,华为就已经开始布局新的架构,通过3D堆叠技术来提升芯片性能,成功绕开美国的技术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上中方发出的警告,任何组织和个人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制裁中国芯片的措施,将视为违反中国法规,被追究法律责任。

现如今,包括欧洲超算中心、中东国家甚至部分美国盟友,仍在继续采购昇腾芯片。毕竟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出发,中国芯片都要比美国芯片性价比更高。

特朗普的“科技牌”看似强悍,实则漏洞百出。不仅没有遏制住中国芯片产业,反而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去美化进程。

更讽刺的是,由于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导致英伟达这些企业遭受了巨额损失,黄仁勋甚至公开批评特朗普的政策“短视”。这种内部的割裂感,也让美国的科技封锁显得愈发力不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越美国的“分水岭

《纽约时报》上个月发表了普林斯顿大学一名研究员的文章,大致意思就是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打压,反倒促使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发展,当后人回顾往事时,很可能会把这段时间定义为“中国赶超美国的分水岭”。

拿中方发出的警告举例,话虽然很短,但这句话背后的底气,却是中国在半导体、AI、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积累多年的产业优势。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而美国90%的稀土依赖进口,其中绝大部分同样来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如果中方真的像特朗普那样,铁了心地打“稀土牌”,美国的战机生产线、导弹制导系统甚至最基础的电动产业,短时间内就要面临断供风险。

中国的稀土优势并不是资源优势,而是技术自主化的体现。美国也有很多稀土矿,但他们就是达不到中国的提纯技术和提炼精度。

和华为昇腾芯片一样,这些都只是中国科技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在美方禁令颁布后三个月内激增42%,其中华为昇腾系列占据新增采购订单的68%。

与此同时,比亚迪电动车销量高达427.2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数据都在证明,中国的科技技术已经逐渐出现自己的风格,建立起从芯片设计、电池制造到整车研发的全产业链自主控制体系。

反观美国,依然摆脱不了“万国造”的局限性。如果以后印度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也上来了,美国大概率就会为过度依赖全球化分工,在供应链安全上处处受制于人。

当然,中国想要真正超越美国,很多时候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高性能芯片和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美国依然保持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历史经验表明,技术优势的转移往往发生在产业应用阶段,正如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上的领先,始终未能阻止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崛起一样,美国在基础科研上的优势,同样未必能抵挡中国在规模化生产上的攻势。

尤其当特朗普不断削减科研经费,导致美国AI和量子计算实验室出现“空心化”时,这种优势流失的速度可能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中美科技博弈走到今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竞赛,而是两种发展模式的终极较量。

美国试图通过行政命令和盟友体系维持技术霸权,中国则依靠全产业链协同和市场需求驱动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中国算力芯片在欧洲超算中心替代英伟达,比亚迪电动车全球销量超越特斯拉时,或许中国一部分科技产业就已经开始赶超美国,逐渐引领世界。

正如《纽约时报》所言,特朗普的任期很可能成为历史转折点,但不是他想象中的美国复兴,而是中国真正超越美国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