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魔改红歌风波:经典不容亵渎,底线不可逾越…
近日,歌手杨坤魔改经典红歌《游击队歌》一事再度引发舆论热议,将其推至风口浪尖。尽管这一事件最早发生在2017年10月的《天籁之战2》节目中,但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至今仍在持续扩散,激起了广大民众对于红色经典保护和尊重的强烈关注。

编剧于雷在社交账号上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怎么回事?你们对得起先烈吗?没人管管吗?” 他的愤怒与无奈,代表了众多人对于红色经典被肆意篡改的不满。事实上,自杨坤以所谓 “翻唱” 形式表演《游击队歌》后,反对魔改的声音便从未停止。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反对的声音被直接无视,无论是杨坤本人,还是相关电视栏目和播出电视台,都未受到丝毫影响,相关视频也未如观众所愿下架。

有关部门的不作为和个别电视台的放纵,让杨坤更加有恃无恐,在魔改红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9年,他在《歌手》节目中对《黄河怨》下手,将原曲的悲壮基调彻底颠覆。
2021年直播时,又即兴改编《歌唱祖国》旋律片段,加入布鲁斯转音。面对如此肆无忌惮的行为,竟没有相关方出面制止或处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坤在一些卫视却混得风生水起。他登上了某电视台2025年春晚,还成为金牌栏目《天赐的声音》的常客,该电视台甚至在官方账号频繁让其发表心灵鸡汤,试图感化教育大众,俨然将他视为 “香饽饽”。

但杨坤在网友心中的形象却一落千丈。他的演唱会上座率不佳,节目不受欢迎,话题总是充满争议,只要与他相关,负面评论便接踵而至。
最近,一个私人账号发布的 “封杀杨坤” 视频,虽仅十几个字,点赞数却高达6.4万,8548条评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封杀,足以见得民众对其行为的不满。
经典民众并非不可翻新,适当创新可以赋予老歌新的生命力,但前提是不能颠覆原作的基调、背弃原作的精神,更不能对原作造成伤害。
作为一名歌手,杨坤本应理解经典歌曲所承载的时代记忆和精神力量,然而他却公然宣称 “唱了他们的歌,我得了点好处”,这种对经典的轻视和利用令人不齿。在他眼中,经典似乎可以随意被宰割,毫无敬畏之心,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
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公众对于红色经典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于此类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零容忍。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坤显然已不适合继续留在《天赐的声音》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综节目中了。
希望有关电视台能够秉持正义,顺应民意,果断让杨坤离开,以维护节目的正面形象和社会公序良俗。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强对文艺创作的监管,为红色经典筑牢保护的壁垒,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弘扬,不被肆意践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