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楔子
这两天,一个台湾来的网红“馆长”,在上海旅游引起了网络热议。一开始我以为是博物馆或者文化馆的的馆长,来大陆是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
后来一查资料发现:这叫做陈之汉的馆长,原来是一个台湾的健身网红,开的是健身馆,所以也被昵称为“馆长”。他创办的连锁健身馆名叫:成吉思汗健身俱乐部。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在游览的过程中,被上海的高楼大厦,城市建设震惊到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shock到了。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聊聊:台湾来的“馆长”,为什么会被上海的城市建设shock到?

02
行程
因为是网红,所以这次馆长的大陆之行是全程有人直播的,并且他去过哪些地方在网络上也是一目了然的。
我就按照他的旅游行程来展开介绍一下馆长看到的这些建筑,也让没来过上海的台湾朋友能更好的了解上海,下次来上海就没那么shock了。
6月10日
2025年6月10日晚,陈之汉抵达上海后搭乘磁悬浮列车,直播中特别展示列车座椅靠背,直接反驳民进党民代王义川“大陆高铁无靠背”的言论。

“大陆高铁无靠背”,这什么鬼!台湾民众难道真的相信,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其实上海除了高铁之外,还有很多条地铁哦,而且地铁的座位也都是有靠背的哦!(如下图)

6月11日
馆长一行上午游览徐家汇天主堂、衡山坊、武康大楼,下午前往外滩和南京路步行街,夜游黄浦江。直播中展示大陆城市现代化设施,如高铁、支付宝等,直接反驳民进党“大陆落后论”。

01.徐家汇天主堂
正式名称为 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天主教教堂,曾有“ 远东第一大教堂 ”之称。
徐家汇天主堂高五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东向正立面设有两座钟塔,钟塔高56.6米,尖顶高31米,尖顶上有两个十字架。教堂内部有64根用金山石精刻叠成的楹柱,中堂和侧堂的顶棚为泥墁,采用四分尖券肋骨拱顶。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玻璃窗,讲述圣经故事。

02.衡山坊
衡山坊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与天平路交汇处,前身为1934年建成的树德坊新式里弄住宅群及1948年竣工的独立花园洋房。项目总占地面积0.57公顷,建筑面积约7300平方米。

项目通过修缮加固保留红砖坡顶、石刻门楣等海派建筑元素,同时植入现代商业业态 ,形成"艺术与创意办公、精品商业、精致生活、极致美食"四大功能板块 。项目紧邻地铁1/9/11号线徐家汇站,配套立体交通网络及智能化设施,2016年获评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金奖 ,成为海派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典范案例。

03.武康大楼
曾用名 诺曼底公寓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850号,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武康大楼始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大楼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9275平方米,共有八层,底层设置骑楼,垂直交通包括楼梯和三部电梯12。
武康大楼的外观设计独特,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展现了20世纪初上海独特的建筑风格。1994年,武康大楼入选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武康大楼见证了上海从民国到现代的变迁。它曾是许多文化演艺界名流的居住地,如电影演员吴茵、王人美、郑君里、赵丹等。此外,武康大楼的底层商铺也吸引了众多名人光顾,如巴金、秦怡等。

04.外滩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全长1.5千米,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199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南京路步行街
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境内,西起西藏中路,东至中山东一路外滩,全长1528米,其中河南北路至西藏中路段尤为繁华。路幅宽18—28米,总用地约3万平方米,建成于1999年9月20日。这条步行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素有“十里南京路,一个步行街”的美誉。
上世纪初,这里汇聚了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今连卡佛)和汇司公司等老牌外商企业,而华侨资本也纷纷入驻,如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等四大公司。
此外,还有宝大祥、老介福、亨达利钟表、恒源祥、张小泉、老凤祥、国华瓷器等专业特色店铺,为南京路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商业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路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投资商纷纷踏足这片热土。如今的南京路,已然成为万商云集、寸金寸土的黄金地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购物的乐趣。

06.夜游黄浦江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夜游黄浦江是上海旅游的传统项目之一,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欣赏上海的美丽夜景和城市魅力。游客可以从江边的十六铺码头和金陵东路码头出发,乘坐游船行驶于黄浦江上,欣赏两岸的璀璨灯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游船会经过杨浦大桥、南浦大桥、浦东滨江大道等地标,将游客从繁华的市区带到黄浦江与长江的汇合处,体验上海的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

在夜游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这些建筑在灯光映照下尽显复古与优雅。对面陆家嘴的 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高楼林立,尽显城市的现代与繁华。
6月12日
馆长一行白天参观朱家角古镇、豫园商圈及上海城隍庙,晚上与大陆企业家汪小菲共进晚餐,直播间人数一度超40万。汪小菲邀请“馆长”后续访问北京和成都,体验更多大陆文化。

07.朱家角古镇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境内,占地面积308公顷,是一座江南历史古镇 。朱家角古镇的历史可追溯三国时期,宋、元时期,古镇已形成集市,清末民初,达于鼎盛,商贾云集、百业兴旺,逐渐成为青浦西部的贸易中心 。

古镇古迹众多,有北大街、课植园、大清邮局等。特色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08.豫园商圈
是上海黄浦区的核心商业区之一,作为“上海三大世界级商圈”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文旅商业生态。
豫园商圈起源于大清同治年间的老城隍庙市场,集邑庙、园林、建筑、商业、美食、旅游为一体。繁华的小巷中,店铺林立,游人终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09.豫园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 ,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已有450余年历史,占地30余亩 ,与露香园、日涉园合称为“明朝上海三大名园” ,名列现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首 。
豫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在明代中后期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

豫园有着典型的江南园林风貌 ,体现了明清两代南方园林“清幽秀丽、精致玲珑”的艺术风格 ,园内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树名木及明清家具、名人字画、泥塑砖雕、额匾楹联等文物珍品,凝聚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
1982年2月,豫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城隍庙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方浜中路249号 ,原为金山庙(又名霍光行祠),供奉西汉大将军博陆侯霍光 。上海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供奉敕封上海城隍神秦裕伯 ,紧邻豫园,总面积约三千余平方米,是道教正一派的宫观 ,与老城隍庙小吃、荷花池、湖心亭及九曲桥组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老城厢”旅游文化名片。
城隍神,即城市的守护神,其名源于城墙与护城河。“城”,就是城墙;“隍”是护城河,两者均为古代军事设施用以保护城市。
6月13日
陈之汉一行游览陆家嘴金融区、东方明珠塔,并在“宫宴”餐厅用餐。

11.陆家嘴金融区
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功能区,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拥有国内最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集聚度和金融交易活跃度。

陆家嘴金融区以“一核、一带、两道、两浜”为空间布局(“一核”指小陆家嘴核心区,“一带”为滨江旅游休闲产业带),集成金融、贸易、商务、咨询等综合服务功能,目标建成世界级中央活动区。其金融业贡献突出,2024年税收达905.25亿元,新引进内外资项目3141个。

12.“宫宴”餐厅
上海“宫宴”餐厅 是一家以沉浸式国风文化为主题的餐厅,提供独特的用餐体验。餐厅位于上海市静安区 北京西路1485号,靠近常德路 。餐厅环境古典雅致,一楼是庭院造景,二楼装潢古典,服务员身着古装,营造出浓厚的宫廷氛围。

宫宴将宴、食、礼、乐完美融合,提供沉浸式的国风文化就餐体验。从踏入餐厅的那一刻起,顾客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宫廷。餐厅提供多种唐宋明的服装可选,顾客可以换上古装,感受古代宫廷的氛围。每上一道菜都会伴随一个演出节目,如古筝、京剧、古典舞等,增加了用餐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不管是馆长自费去体验的宫宴,还是汪小菲招待的川菜,都很好的破除了“大陆人吃不起方便面、榨菜和茶叶蛋”的可笑言论。
6月14日
馆长一行乘坐高铁前往杭州,游览西湖、河坊街等景点,体验江南文化。


虽然我的大学生涯在杭州度过,但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将上海城建,所以我就不展开了。西湖很美,但需要静下来,慢慢体味;杭州很时尚,一天是玩不够的!
6月15日
馆长一行返回上海,参观静安寺、上海新天地,随后返台。

13.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

14.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
上海新天地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

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文化。2020年1月6日,入选2019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03
为什么震惊?
其实换了谁来上海,这么密集的游览了这么多的景点,都会SHOCK到的。
上海自从改革开发以来,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从一组老照片,我们就能感受到。(如下图)





另外,我想拿台北和上海的超高层建筑群来做一个比较,你就会发现两岸在城建方面的差距了。


这2张是台北信义区核心地块远眺的效果。从这2张图能看到地标台北101大楼,所以是这个城市最核心的位置无疑了。但除了几栋高塔之外,几乎都是低矮的房子。


在台北,160.2米的怡华国际大酒店能排进“台北10大高楼”。而在上海,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上面两张图是上海陆家嘴地区,也是上海建筑高度最高的地方,姑且用来对标台北的信义区。虽然从图片来看,建筑的高差也很大,但是这个地区低矮的楼也都是100多米。


在上海,建筑高度接近300米才能排进前10。而超过100米的楼,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930栋 。
这么巨大的数量差距,当然和两个城市的面积差距有关。台北的土地面积为:271.8平方公里,而上海的土地面积为6340.54平方公里,这是20多倍的差距啊。
但也确实反映出了两个城市城建方面的水平差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来自台湾的网红馆长觉得SHOCK,也就不难理解了。

04
结束语
台湾,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在文化上有非常多的共通点。我们应该不断加强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共同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在城市建设方面,因为种种原因,两岸的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台湾来的网红馆长才会被上海这个城市shock到!
欢迎台湾的朋友多来大陆走走!只有这样,像“大陆吃不起茶叶蛋!”这样的笑话才不会发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