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位24岁的研究生,因为买不起一副一千块钱的支架而不幸身亡。

研究生名叫隆星宇,从一个偏远山村一路拼到研究生,他努力、节俭、懂事,靠奖学金和兼职撑起一个家。

然而,就在全家人以为,好日子即将来临时,一场意外摔伤和一副没买成的支架,成了压垮隆星宇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离世,让人心痛的同时,也留下许多唏嘘声和无数人对命运的哀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隆星宇是在2023年5月不幸去世的,当时他年仅24岁。

消息传开时,整个研究生院都震惊了,大家都在问:“怎么会死呢,他前几天还在球场上笑着打球,还在图书馆熬夜写论文,怎么就走了。”

但死亡不是靠常识判断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讣告贴出来时,没人再敢说那只是误传。

其实这场悲剧的导火索再简单不过,一次打球摔伤,导致膝盖韧带拉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医生建议他使用医院里的固定支架,价格一千多,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不至于成为难题。

但隆星宇犹豫了。

他算了算支出,又想了想家里还有背着债务的父亲和正在上学的弟妹,最终选择了网上一款一百多块的简易支架。

他笑着对舍友说:“那种便宜的也差不多用,没什么大碍。”

当时,没人提醒和阻拦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一直都是最会过日子的那一个。

隆星宇的性格,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巨大的关系。

02

隆星宇出生在湖南一个穷困的小山村,他是家中长子,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从小他就比同龄孩子更早地懂得什么是责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在家带着弟妹,洗衣做饭、干家务样样都会。

因为父母打工不易,家庭收入微薄,所以隆星宇从小就养成了极度节俭的习惯,唯一舍得多花时间和钱的地方,就是学习。

村里的孩子都知道他学习好,他总是抱着书,一念就是一整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那年,隆星宇拼尽全力,终于考上了鲁东大学,当他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哭着说:“终于可以改变命运了。”

可命运似乎从来不打算轻易松口。

上大学那年,父亲在工地摔断了腿,家里瞬间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只能放弃工厂工作,在路边摆摊卖早点,天不亮就开始忙活。

后来的几年更艰难,母亲又被查出癌症,住院、手术、化疗,一次比一次花得多,隆星宇几乎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年纪轻轻就背上了高额债务。

母亲走的时候,他没哭,他握着母亲的手说:“我一定会好好活着,把这个家撑下去。”

03

特殊的成长环境,让隆星宇学会了咬牙坚持。

身边人都知道,虽然家境贫寒,可是他从不抱怨,更不会有丝毫的浪费。

他总是挑最便宜的饭菜吃,衣服几年不换一件,所有奖学金都用来还债或者寄回家。

他很少主动提自己的难,他更愿意把关心留给别人。

舍友生病了,他会悄悄送饭,班上有人发愁论文格式,他会帮着修改到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隆星宇想考博,可是后来他放弃了,他说:“家里不能再等了,妹妹还在读书,父亲的腿也没好全,他得早点工作,把债还了。”

谁也没想到,先倒下的会是他。

摔伤那天,他原本只想着休息几天,可最后还是咬着牙忍着疼,拖着受伤的腿坚持上课、去图书馆写论文。

实在疼得受不了,他就吃点止痛药、用冰袋敷一敷,别人劝他去医院,他总是那句老话:“没事,能扛住。”

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伤口里已经悄悄形成了血栓。

那天傍晚,他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栽倒在地,送到医院时,他已经没有意识了。

最终的诊断是肺栓塞,血栓脱落堵住了肺动脉,他的命,断在了一块便宜支架上。

04

等他进了ICU,学校才开始紧急募捐。

他的研究生导师、同学、老同学都自发捐款,他的本科母校也发动了募捐活动,短短几天就筹集了四十多万元。

所有人都在尽力,可惜来得太晚。

5月23日,隆星宇的心脏停止跳动。

他的毕业论文还没来得及交,那份因为疼痛而字迹歪歪扭扭的手写草稿,被宿舍桌角上的风吹得轻轻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他傻,为了省几百块钱,连命都搭上了,但说这话的人,大多没有真正经历过他的生活。

对隆星宇来说,那一千块钱可能是妹妹的学费、父亲的复查费,是家里本月能不能吃饱饭的希望。

他不是傻,是太懂事。

他懂事到从不为自己花一分钱,也从不告诉别人他有多难。

他用自己撑起了一个快要倒塌的家,用尽了力气去活,可是最后却还是倒在了“这世界终究不会对所有人公平”这句话上。

05

这个时代,最残酷的并不是你没有选择,而是你明明有选择,却因为贫穷,被迫放弃了最正确的那个。

隆星宇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的死,让人陷入沉思,在如今这个时代,还能有大学生穷到连一千块医药费都掏不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真的有

所以我们不能只为他的故事掉眼泪,更应该为背后的问题去寻找答案。

希望有一天,不再有人因为一千块钱失去生命,希望那些正在努力活着的“隆星宇”们,不再孤单,不再困在命运的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