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总理访华有四大目的

新西兰总理访华有四大目的

日前,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新西兰总理办公室证实,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将于下周正式访问中国。就在一周前,一些新西兰前政坛领袖签署了一封公开信,警告新西兰不要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事,这将是拉克森自2023年10月当选以来首次访华,很明显,在这个紧张的国际形势下,拉克森带着目的来的,而且有四个:

  • 第一个:深化政治互信与战略沟通

近年来中新在南海、太平洋岛国事务及安全领域存在摩擦(如新西兰联合越南发表南海声明、质疑中国在塔斯曼海军演等)。此次访问被双方视为“增信释疑”的机会,尤其需协调对太平洋岛国政策(如库克群岛事务)及安全议题的分歧。

  • 第二个:推动经贸务实合作升级

中国连续十余年稳居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01.52亿美元。拉克森明确表示访华需“深化经贸关系”,重点推动乳制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对华出口稳定增长。此外,双方计划启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并拓展人工智能、绿色科技、气候变化技术等新兴领域合作。新西兰企业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超80%受访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第三个:协调区域与国际事务立场

中新在库克群岛等新西兰关联岛国存在合作空间。中方表态“尊重新西兰与岛国传统关系”,愿通过南太事务磋商机制协调政策(如海底矿产开发协议),避免因新西兰“协同治理”诉求引发摩擦。

双方拟在气候变化(如碳市场、可再生能源技术)、维护自由贸易体系、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治理等领域加强协调。王毅此前强调中新需“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 第四个:修复关系张力与平衡外交挑战

这也是拉克森此次访华计划中最关键的目的。

新西兰近期在南海、五眼联盟立场上向美国倾斜,引发中方警惕。此次访问需澄清新西兰在安全与经济间的“平衡政策”,避免战略误判。中方在塔斯曼海军演等行动中强调符合国际法,要求新方理性看待。

因此,作为五眼联盟成员,新西兰试图在美中之间寻求独立空间。然而其经济高度依赖中国,迫使拉克森政府需在政治表态上更趋谨慎,回归“相互尊重、包容互鉴”的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大还是太权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东大还是太权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正如上文所言,新西兰以前对华态度受到五眼联盟的影响,对华态度不可取,这些举动,与新西兰的自身利益其实是背道而驰的。中国一直是新西兰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中国市场对于新西兰的农产品、乳制品等出口产业来说,至关重要。新西兰的许多企业,都依赖中国市场来维持发展和增长。然而,新西兰的一些错误决策,却给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也让新西兰的企业和民众承受了不必要的损失。如今,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新西兰或许终于意识到,与中国对抗毫无益处,合作才是共赢之道。这才有了拉克森即将访华的行程安排,试图修复两国关系,重回合作正轨。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如果新西兰当初能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盲目追随美国的脚步,或许就不会陷入如今这种尴尬的境地。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拉克森此次访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希望新西兰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重新审视两国关系,摒弃那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中方一直强调,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新西兰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无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全球性问题上,中新两国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在最后

说在最后

对于新西兰来说,此次访华不应只是一次简单的外交行程,而应该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和调整。放下偏见,回归理性,才是新西兰的明智之举。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只有与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良好合作,新西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多机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