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像过年放的烟花一样烧得飞快,坦克在无人机面前脆得像纸糊的,连造武器的工厂都被炸得七零八落——乌克兰这场仗,眼瞅着快撑不住了。
泽连斯基那句“随时能停火”的喊话,哪是什么高姿态,分明是给普京递台阶的无奈之举。
这一切转折,全因俄罗斯彻底撕掉了“手下留情”的面纱,而导火索正是乌克兰自己点着的“蛛网行动”。

话说六月初,战场上本来以为就这么磨蹭下去了,谁知道乌克兰那边冷不丁就搞了个大新闻,策划了一场代号“蛛网”的特别军事行动。
他们这次玩的花活儿,是战场上越来越火的FPV无人机,这小东西,小巧玲珑,真要操作好了,那可是能捅破天的主儿。

“蛛网”的目标,直奔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基地,要知道战略轰炸机那可是俄罗斯压箱底的宝贝疙瘩,是他们“三位一体”核威慑的关键一环,平时看得比眼珠子都紧。
乌克兰这边放话出来,说这一票干下来,炸掉了俄罗斯四十多架各式战机!这消息要是真的,那对俄罗斯来说,可不光是脸上火辣辣地疼,战略威慑力短期内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后背估计都得冒冷汗。

常言道,打人不打脸,乌克兰这一下着实狠,莫斯科那边当场就炸了窝,普京之前可没少放狠话,谁敢动俄罗斯本土,那就等着十倍奉还吧。
“蛛网”这一撒,明摆着是把俄罗斯的红线踩了个稀巴烂,果不其然,俄罗斯的报复,那叫一个又快又狠,根本不带喘气的。

就在“蛛网”行动第二天,也就是6月2号一大早,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就像长了眼睛似的,呜呜叫着扑向乌克兰东部前线,据说,乌军一个无人机指挥所被直接命中,当场连人带楼都给掀了。
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公布战果,说一天之内就收拾了乌克兰一百五十多个目标,什么无人机工厂、弹药库、外国雇佣兵的窝点,一个都没跑掉,全成了重点照顾对象。

从6月5号开始,俄罗斯的打击就没消停过,一波接一波,跟不要钱似的,俄军中部集团军群,地面炮火和空中打击配合得那叫一个娴熟,导弹跟下雨一样从四面八方砸向基辅、敖德萨这些乌克兰的要害城市。
有消息说,这几轮狂轰滥炸下来,乌克兰方面至少有一千四百多人非死即伤,乌克兰前线被打得根本抬不起头,仅有的几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全顶了上去,可面对俄罗斯那种饱和式的导弹攻击,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根本防不过来。

到了6月6号,俄罗斯更是海陆空三军齐出动,那架势,真有要把乌克兰全境变成一片焦土的意思,城市里,建筑物在爆炸声中不断垮塌。就连乌克兰重要的贸易港口和军事补给枢纽敖德萨港,也没能幸免,在俄军的轰炸下损失惨重,不少船只被炸毁,港口设施也基本瘫痪了。
紧接着6月7号,俄罗斯又是一通猛烈输出,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轮番登场,把乌克兰西部捷尔诺波尔一个据说存着北约援助武器的仓库给端了个底儿朝天。

俄罗斯的报复行动给乌克兰造成了巨大压力,乌克兰可能真的难以承受。
在此关键时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6月8日,他公开表示乌克兰愿意停火,包括短期或长期停火,以及地面、空中和海上停火,他甚至表示愿意在与普京会面之前就先行停火。
泽连斯基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虽然嘴上说着要停火,可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因为他强调停火协议必须“公平”,核心是要保证乌克兰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说白了,他就是想借着停火的当口,让被打得七荤八素的乌克兰军队喘口气。
毕竟,在俄罗斯持续的高强度打击下,乌克兰军队兵员损失惨重,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战斗力一直在下滑,确实急需一个“中场休息”。而且,停火也能稍微缓解一下乌克兰国内的社会压力,少死点人,少损失点财产,稳一稳国内的民心。

问题在于,泽连斯基开出的停火条件,与俄罗斯的要求大相径庭,他要求俄罗斯军队必须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四个州撤出,还要把边界恢复到1991年苏联刚解体时的状态。
而俄罗斯方面早已明确表示,乌克兰必须“接受现实”,承认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已经属于俄罗斯。这种根本性的分歧使得双方在停火谈判上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停火协议的前景自然渺茫。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分析,泽连斯基一边高喊要停火,把自己打扮成“和平使者”的模样,一边又死死咬住领土完整的底线不松口。
这招妙啊,如果俄罗斯不接受他的条件,那“破坏和平”这顶大帽子不就顺理成章地扣到俄罗斯头上了吗?同时,他也是在向西方的那些盟友们施压。

普京那边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直接把乌克兰定性为“恐怖组织”,这潜台词不就是“我怎么可能跟恐怖分子谈判?”
克里姆林宫的官员也跟着表态,说俄乌两国领导人会晤这事儿,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议程上,在俄罗斯看来,真正能拍板决定的,恐怕也不是基辅那位演员总统,而是远在华盛顿的某些人。
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就在泽连斯基高喊停火的当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6月9日晚上到10日凌晨,俄罗斯据称出动了近五百架无人机,对乌克兰多个地区发动了自冲突爆发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空袭。虽然乌克兰方面宣称拦截了大部分无人机和全部导弹,但空袭还是对基辅等多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了破坏,水电站、交通枢纽都遭了殃,还有平民因此受伤。

10日凌晨,俄军进一步加码,动用了高精度武器和无人机,对基辅的航空、导弹、装甲和造船等军工企业进行了集中打击。
同时,乌军的指挥所、部队集结点、武器装备集中地以及军用机场、弹药库、燃料库也都没能幸免。泽连斯基自己也承认,这是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并且再次呼吁美欧国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逼迫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

更有情报说,俄罗斯正在准备一个代号“翅膀的报应”的大规模报复计划,打算用导弹“海”来招呼乌克兰全境的战略目标。俄军的苏-34战斗轰炸机,被拍到挂满了写着“为了图-95”、“为了远程航空兵”字样的炸弹,那复仇的意味,简直是赤裸裸写在脸上了。
所以啊,泽连斯基提出的那个“停火”建议,更像是在俄罗斯憋着放大招的关键时刻,想用国际舆论这张牌来牵制一下对方的行动。可惜啊,普京压根儿不吃这一套,反而抡起了“反恐”的大旗,把袭击俄罗斯本土、轰炸机场的责任,死死地钉在了乌克兰政府的脑门上。

这场“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的循环报复,以及围绕着停火的各种隔空喊话和政治算计,让俄乌冲突的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双方都在赌,赌对方先撑不住,或者在国际舆论面前先低头。
但从目前这情况看,无论是普京的强硬复仇,还是泽连斯基那看似灵活的身段,都没能给这场冲突带来任何降温的可能。

反倒是双方的军事行动在不断升级,无人机、导弹满天飞,最终遭殃的,还是那些夹在中间的普通老百姓。这么一来一回,仇越结越深,火越拱越大。这和平俩字儿啊,现在看,比天上的星星还难摘。这仗,怕是还得接着打下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