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一间挂着“荷为贵”牌子的小屋内,老党员赖水东正耐心地帮助村民调解宅基地边界纠纷,他用带着乡音的语调说:“咱都是乡里乡亲,有啥事儿慢慢说,总能解决。”在他的耐心劝解下,这起积压多年的宅基地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两家邻里关系重归和谐。这只是驿前镇“荷为贵”调解工作室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老党员们把调解阵地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的的生动写照。

2024年以来,广昌县驿前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以“示范党支部”创建为契机,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银发“小力量”持续撬动基层“大治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银发”正能量。

强化组织建设,激发“银龄”先锋活力。为提升老党员的理论素养与服务能力,积极创新学习形式,构建起“线上+线下”双轨学习体系。线下,开设“古村讲堂”,邀请党史专家、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题讲座,结合古建筑保护案例生动讲解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线上搭建“银发学习群”,定期推送微党课、政策解读等内容,确保学习教育“不掉线”。组织老党员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积极探索“个人自学 + 支部领学 + 宣讲助学 + 实践促学”的多元化学习模式,集中学习35次,谈经验感悟28人次,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日常化。

融入基层治理,展现“银发”人才作为。近年来,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荷为贵”调解工作室,老党员们化身“荷事佬”参与其中,将调解阵地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他们凭借丰富的基层经验和群众威望,在宅基地分配、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急难愁盼”问题中主动靠前,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5起,调解成功率高达100%。老党员们用“拉家常”的方式化解积怨,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用“老理儿”结合“新办法”打开心结,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开展多元活动,延伸“银霞”服务触角。驿前镇历史底蕴深厚,船型屋、石屋里、奎壁联辉等国宝级古建筑星罗棋布。为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党支部成立了“古村落保护管理理事会”,组织老党员担任“古村落保护人”。他们定期开展安全巡查,排查古建隐患;策划“古村故事”、“莲廉文化”宣讲活动,向游客和村民讲述赖氏“忠孝”文化与广昌“莲”“廉”文化;将“三会一课”搬到古建筑群中,围绕普法宣传、古村保护治理、环境整治等开展活动20余场次,服务时长超过150小时,充分展现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让党员在青砖黛瓦间感悟初心使命。

如今,驿前镇离退休党支部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定器”和文化传承的“播种机”。他们用银发智慧书写着新时代党员的奉献篇章,让古村在焕发新生的同时,也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雷凯、吴钰瑶、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