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禁令墨迹未干,一则来自台湾地区的公告瞬间震动业界——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捧场”、挥刀斩向华为的,不是日韩,也不是欧盟,竟然是对岸的民进党当局!这份所谓的“战略性高科技商品”实体管理名单,将华为、中芯国际及其遍布全球的601家关联实体一网打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份名单的苛刻规定,台湾地区的台积电等厂商,如果想再给华为、中芯国际供货?难了!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必须先经过台湾当局层层审批、拿到那张珍贵的许可证。全球都在观望美国新禁令如何落地之时,这个“首位响应者”的身份,显得格外刺眼。

台媒对此洞若观火,直言不讳地分析道: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打击!在美国旷日持久的打压下,华为、中芯国际早已未雨绸缪。举国之力打造的半导体本土供应链成效惊人——从核心的晶圆、芯片,到制造设备、散热片、电源模块,再到无处不在的PCB电路板,大陆具备竞争力的供应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今,台湾厂商与华为、中芯的实际业务往来早已大幅萎缩。台当局此举,更像是向特朗普政府递交的一份“投名状”,政治作秀的意味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昇腾芯片?台积电根本插不上手

更要命的是,这场美台联手的绞杀,从一开始就可能瞄错了靶心。华为当前赖以支撑AI雄心、与英伟达一较高下的关键武器——昇腾系列AI芯片,其生产制造的核心环节,早已不在台积电手中!在美国一轮严过一轮的芯片禁令围堵下,华为依托海思的设计能力,与中芯国际等本土伙伴深度绑定攻坚克难。美国想拉着台积电打压华为昇腾芯片?实则鞭长莫及,有力无处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掌门人黄仁勋,对此局面早已忧心忡忡。他多次发出警示:美国的限制重锤,已严重砸伤了英伟达在大陆的销售业绩。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如果美国持续在人工智能芯片上对中国大陆锁紧大门,无异于为华为的崛起按下加速键,甚至可能亲手将华为推向未来全球AI产业的王者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中国大陆是全球AI应用最关键、最庞大的市场。一旦英伟达等美国巨头被硬生生挤出这片沃土,留下的巨大空白,只会被华为尽数吞下。黄仁勋的忧虑,揭示了禁令背后残酷的悖论:围堵,有时恰恰是给对手最好的崛起机会。

面对密不透风的外部封锁,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展现出一贯的硬核与淡然。他用最质朴的语言道出了破局之道:“没什么好担心的,‘干就完了’。” 无论外部是狂风骤雨般的打压,还是鲜花着锦般的赞誉,华为与中国科技产业唯有一条路——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把自主创新的命脉牢牢攥在自己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立刚的反击:断供稀土,直击要害!‌

面对台当局此番不合时宜的“配合”,知名通信专家项立刚的反击提议可谓一针见血、直击七寸:该考虑精准反制,断供台湾地区所需的稀土!

这一招,蕴含着双重精妙打击:

卡住台积电的命脉?‌ 没错,台积电这座全球芯片代工巨头的运转,离不开特定高性能稀土材料。虽然其需求规模并非最大,但关键材料的稳定供应一旦受阻,其高端制程的稳定性和效率必将受到不容忽视的冲击。

锁喉台湾地区军工命门!‌ 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台湾地区用于制造先进战斗机、导弹、攻击型无人机、潜艇以及尖端雷达系统所必需的高性能稀土材料,高度依赖中国大陆供应。据权威行业数据,大陆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占全球供应量的九成以上,而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几乎不具备战略储备和替代来源。一旦精准断供其军用稀土渠道,其所谓“防卫自主”的基石将遭受难以承受的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不能做得太绝。”项立刚这句意味深长的提醒,既是对台当局盲目追随美国政策的严厉警告,也点明了反制需要精准、有力且可持续的策略。

中美双方在芯片问题上的博弈,是当下经贸谈判的重中之重。特朗普口中“即将敲定”的协议,至今仍云遮雾绕,甚至私下支持第三方,对中企再次实施断供。

此事深刻警示我们:即便美国在谈判桌上做出些许让步,暂时放松部分禁令绳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风险依然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