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场关税战,把中国稀土打出名了,价格也是蹭蹭地涨,很多人乐开了花,说稀土这张牌,终于被我们打出了王炸的威力,美国、日本和印度的汽车产业,都只有被卡脖子的份,我们松一松,全世界的高科技产业才能喘口气,否则都得歇菜。中国稀土总算是出人头地了,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再这么出口稀土下去,我们可真要亏大了!

我可不是要唱衰,先听我说明理由:大家觉得,中国出口稀土这件事本质上是什么,中国拿出自己的资源家底供养了全球的工业链,稀土和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别人用一点,我们自己就少用一点,就算是石油天然气,在全球还有好多个供应商呢,中东有、俄罗斯有,美国也有,可稀土呢,全世界除了中国在供应,还有第二个国家吗?没有了,用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资源来托起全球高科技产业,我们多出口一点,自己能用的就少一点,铆足了劲去做那个稀土出口大国,这是何苦来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中国的稀土储量世界第一,有4400万吨,其次是越南,2200万吨,值得一提是,越南的稀土矿都是离子吸附型,开采价值非常高,紧接着是巴西,也有2100万吨,印度中也有690万吨,从数据可以看出来,中国的稀土虽然全世界储量最多,但还远远没有多到能够垄断全球市场的地步,越南、巴西和印度三个国家加起来,储量就超过了我们。2023年、2024年的数据,中国出口的稀土商品都超过了5万吨,从稀土矿到稀土商品,中间有一个提炼加工的过程,一般的回收率在50%到80%之间,成分比较复杂的稀土矿,回收率只有30%到40%,也就是说,不算上我们自己使用的稀土,光是每年为了出口稀土我们就得消耗掉几十吨的稀土矿。

那么你想过了没有,即便我们能一直把稀土产业链优势维持下去,稀土总有一天也会是要用完的,到时候越南有稀土、美国、俄罗斯有稀土,印度有稀土,就连蒙古都有稀土,我们却把家里的那些矿全都掏干净了,只剩下了稀土提炼技术,到时候你说,是其他国家求着我们加工提炼稀土,还是我们求着其他国家卖稀土给我们呢?

有人说我想太多了,至少十年内中国的稀土用不完,那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呢,总归有用完的那一天,这个问题的出现只不过时间问题,不是我们遇到,就是我们的子孙遇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有人说我这是杞人忧天,难道我们不能提前把其他国家的稀土矿先买过来吗?这个说法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还是会遇到困难,现在已经出现了宁可高价购买中国的稀土产品,也不愿意出口自己本国稀土矿的国家,比如日本。

2018年日本高调宣称在小笠原群岛的南鸟岛上发现一处稀土矿,这里的稀土多到什么地步呢,可供全球使用730年,初步估计储量就达到了1600万吨以上,当全世界觉得:日本这下可算是扬眉吐气,可以摆脱对外的资源依赖了,可没想到,日本一点也没有开矿的打算,这么大的矿在手里一握就是六七年。日本为什么不采矿,对外的说法是技术难度太大,但也有很多专家猜测,这只不过是日本放出来的烟雾弹,根本原因日本是想把矿留着做更重要的战略储备,自己的先藏着,先用别人的。

同样在动歪脑筋的还有美国,你看看美国这几年在稀土产业上的动作就明白了,简直就是提着灯笼在全世界找稀土矿,美国和乌克兰签订矿产协议,不仅拿下了乌克兰境内稀土的开采权,还把中国企业排除在外,美国恢复和俄罗斯的关系,同样提出了稀土合作的条件,普京还真答应了下来,表态俄罗斯2030年之前将建成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就连蒙古国这样一个完全的内陆国,也因为稀土矿被美国盯上了,2023年,美国已经先下手为强,和蒙古签署了稀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最近又在积极推动美蒙直航,背后的小算盘呼之欲出,不还是为了稀土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看来,中国人真的太实在了,我们一味出口稀土来供养全世界,就算是卡住了别人的脖子,就算是稀土价格涨破了天,哪怕价格超过黄金,这也不是一桩可持续的买卖,那有没有办法解决当前的两难困境呢?

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转换一下思路,如果把中国从全球稀土出口中心变成加工中心呢?把出口稀土的买卖变成加工稀土,我们自己的库存保护起来,美国也好、印度也好,日本也罢,你们不是要稀土吗?可以,先拿自己稀土矿来,中国帮你加工、提炼,然后收一笔加工费,至于收多少,按照中国手里437个专利和技术垄断能力,收多少别人还不是大气都不敢喘,这样一来,我们既留住了本国的战略稀土资源,保护了环境,又赚到了钱,还能继续发展稀土加工产业和技术,可不是一箭三雕的好事吗?

自古以来,靠卖资源吃饭的都干不过靠卖技术吃饭的,挖矿的不如炼金的,技术才是硬道理,这战略转型绝对是正确方向,大家要是觉得有道理,一起把这个视频转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一起把稀土出口中心变成稀土精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