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近日,盘龙区“守护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日活动在欣都龙城举办。盘龙区人民法院创新采用“法理相声+防非测试+以案释法”等多元化、互动式宣传手段,为人民群众宣讲了一堂防范非法集资普法课。

“法理相声”听得进

盘龙法院干警结合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特点,自编自导自演了防范非法集资主题相声《敲碎黄粱梦》,力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做好风险警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巧妙将非法集资的典型套路融入“包袱笑料”,干警们化身“投资大师”与“受骗群众”,通过夸张的演绎和接地气的语言,生动揭露了“保本高收益”“养老投资项目”“虚拟货币挖矿”等骗局本质,博得了在场群众的热烈掌声。

笑声过后,干警适时点明法律风险:“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承诺保本高息多是非法集资的诱饵”“任何正规投资都应签署书面合同,不签合同的‘投资’千万碰不得”。这种将法律知识融入曲艺表演的创新形式,极大增强了普法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让防范意识在轻松氛围中深入人心。

“防非测试”学得会

为让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到非法集资的常见形式和危害,法官干警们将“普法课堂”搬到活动现场,依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围绕非法集资特征、常见手段、举报途径、维权方式等内容,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非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利保本的理财能不能相信?”“‘内部项目’投资靠不靠谱?”“‘以房养老’是真是假?”法官干警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吸引群众热情参与。答题结束后,干警对每一道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解析,深入浅出地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和风险逻辑,有效提高群众防非警觉性,自觉远离非法集资活动。

“摆摊普法”记得住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多个咨询台,法官干警们通过发放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风险提示单页、典型案例汇编等资料,向往来群众系统介绍非法集资定义、法律定性、常见伪装形式、识别技巧、受害后如何依法维权等知识,提醒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群众纷纷表示,通过法官的讲解,对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和隐蔽性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实用的防范技巧。

此次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日活动,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体现。通过法官干警倾情投入,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将防范非法集资相关法律知识以群众听得进、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的方式传递开来,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下一步,盘龙法院将持续探索多元化的普法形式,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方案,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形成社会共治格局,筑牢防范非法集资的人民防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和幸福家。

来源 | 盘龙法院

编辑 | 尹润云

责编 | 代良燕

一审 | 詹 辉

二审 | 吴 怡

三审 | 刘 欣

【世界环境日】铺开一张水墨长图,看昆明法院如何守护绿美春城→

加强院校合作 赋能涉外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