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期,两架分别从伊斯兰堡和喀布尔起飞的专机降落在北京,巴阿两国关系迎来新转折,这一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不断,堪称“百年冤家”。边境争端常年不休,历史上,两国对边境划分存在诸多分歧,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一直是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重大争议,导致边境地区时常局势紧张,小规模冲突频发。

难民问题也给两国关系蒙上阴影。阿富汗多年战乱,大量难民涌入巴基斯坦,给巴方的社会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都带来巨大压力。据相关数据,过去数十年间,涌入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难民最多时达数百万之众,巴基斯坦虽尽力安置,但难民长期滞留,身份认定、就业、生活保障等问题难以解决,引发当地民众不满,滋生诸多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装冲突更是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阿富汗塔利班崛起后,巴阿边境地区成为各类武装势力活动的舞台,跨境袭击事件时有发生,巴基斯坦境内时常遭受来自阿富汗境内武装组织的攻击,严重威胁巴方边境安全与稳定。巴基斯坦为应对威胁,加强边境管控,增派兵力,但这又引发阿富汗方面的不满,认为巴方过度反应,双方关系愈发紧张。

然而,如今这对“百年冤家”在北京出现关系缓和的迹象。背后有着多方面因素推动。从巴基斯坦方面看,其与印度边境长期对峙,今年5月,双方在边境地区摩擦不断,军事对峙升级,巴基斯坦军方承受巨大压力。此时,稳定西部与阿富汗的边境,避免两线作战,对巴基斯坦来说迫在眉睫。

阿富汗方面,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国家面临严峻经济困境。西方制裁持续,资金流入锐减,国内失业率飙升,据统计,失业率一度高达40%以上,民众生活困苦。阿富汗急需外部投资与合作来重振经济,改善民生,而与巴基斯坦改善关系,能为吸引外资、开展区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谈(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中方积极发挥斡旋作用。5月下旬,中阿巴三方外长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方作为主导者,积极推动对话。会后,巴阿双方确认提升外交关系,表态将在经济、安全等多领域展开合作,阿富汗还原则上接受加入中巴经济走廊的提议。

回顾历史,2021年8月塔利班重新掌权后,中国就积极与阿富汗新政府接触,中国驻喀布尔大使馆始终保持运作,为双方后续沟通合作搭建桥梁。这次,中国不仅在外交上积极调解,还将经济合作融入其中。中国推动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若阿富汗能参与,将形成三国经济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为配合这种外交与经济结合的模式,5月底,国际调解院在香港成立,33国成为创始签署国,为国际间调解提供新平台。

此次巴阿关系缓和,对美国而言影响巨大。美国在阿富汗多年经营,投入大量资源,试图打造符合其利益的地区秩序,但最终以失败撤军告终。如今,中国在巴阿之间积极斡旋,发挥关键作用,填补美国留下的影响力真空。

在地区治理模式上,美国长期奉行军事干预、制裁施压的策略,引发地区国家反感。而中国倡导的是合作共赢、平等协商的理念,以经济合作带动地区发展,用和平谈判解决争端。这种模式更受地区国家欢迎,逐渐被认可和接受,对美国传统霸权模式形成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若巴阿稳定发展并深度融入中国主导的经济网络,美国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被削弱。美国一直试图在该地区维持军事存在,把控地区局势,以服务其全球战略。但巴阿关系缓和并向中国靠拢,将打破美国原有布局,未来美国再想插手该地区事务,难度将大幅增加。

当然,巴阿关系缓和目前只是迈出第一步。后续互派大使后,联合经济项目的启动、基础设施投资的推进、安全合作的协同等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三国持续对话协商,也需要中方持续投入资源跟进。但无论如何,两架专机降落北京,已开启巴阿关系新篇章,也为南亚地区构建全新格局带来希望,而这正是美国一直担心却又无力阻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