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在近期的外交动态中,中美之间的一系列经贸与科技相关事件引发全球关注。两国的互动犹如一场复杂的棋局,每一步落子都牵扯着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神经。
自特朗普再次上台,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华 “脱钩” 举措不断升级。从 2022 年起,美国就接连限制高性能 GPU 出口、施压盟友禁止 EUV 光刻机对华销售。到了 2025 年,情况愈发严峻。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禁止对华出口 H20 芯片,这一 “特供版” 芯片原本是为绕开此前禁令推出的,如今却也被 “无限期实施” 禁令,标志着美国科技 “脱钩” 加速。美国这般大费周章,根源在于忌惮中国 AI 技术飞速进步,害怕中国打破其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特朗普(资料图)
可美国的禁令真能如愿以偿吗?事实恐怕要让其失望了。英伟达 CEO 黄仁勋多次发声,直言美国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已然失败。由于美国对高性能 AI 芯片的出口限制,中国客户不得不转向本土供应商,这反而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华为的昇腾、鲲鹏日渐成熟,寒武纪、壁仞科技等在 AI 芯片赛道加速布局,天数智芯等在推理芯片领域抢占市场份额。虽然目前这些国产芯片综合性能尚难与英伟达最强产品抗衡,但 “能用、可控、可量产” 的替代路径已然打开。美国越是封锁,中国自主研发的决心就越坚定。
贸易层面同样暗潮涌动。2025 年,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 “对等关税”,这一举措引发全球强烈不满与金融市场动荡。中方则有理有据地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在多轮交锋后,5 月 12 日,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东时间 5 月 12 日,美方发布行政令,调整对华加征关税措施;中方也于 5 月 14 日调整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由 34% 调整为 10%,并在 90 天内暂停实施 24% 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然而,这看似缓和的局势背后,实则仍隐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英伟达 CEO 黄仁勋(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在经贸与科技问题上,态度傲慢且强硬。就拿芯片禁令来说,不仅自己实施严格限制,还妄图拉上其他国家一同对中国芯片产业围追堵截。5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全面升级对华 AI 芯片出口管制,甚至妄图发布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的禁令,虽然后来把文件措辞从 “全球违法” 改为 “提醒风险”,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遏华制华的险恶用心暴露无遗。对此,我国商务部明确表示,美方措施涉嫌构成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任何执行或协助执行美方措施的组织和个人,都将涉嫌违反中国相关法律法规,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在经贸磋商中,特朗普政府也并未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虽然双方在日内瓦经贸会谈有了积极共识,可美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拒不松口。例如,在涉及一些高科技产品的贸易禁令上,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解除禁令的打算,还另提诸多不合理条件,试图在其他领域进一步压制中国。这种态度无疑给中美后续经贸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美国自身利益角度看,其一系列错误决策正让自身陷入困境。以芯片禁令为例,英伟达失去中国市场,营收增长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生态活力也受损,产品迭代和创新速度减缓。高通等美国芯片巨头同样因出口限制,对部分中国客户供货锐减,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出货量大幅下滑。而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最终也让美国消费者成为买单者,增加了民众生活成本,加剧了国内经济滞胀风险。

特朗普(资料图)
中美两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深度交融,本应携手合作,为全球发展注入动力。但美国一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给中美关系和全球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积极推动与美国的对话与合作,可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也绝不会退缩,必将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希望美国能够认清形势,摒弃傲慢与偏见,以平等、理性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与合作,这才是符合两国和全球利益的正确选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