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周三),数万名柬埔寨民众走上金边街头,参加官方发起的集会活动,以声援政府在近期与泰国的边境争端中的立场和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声援活动被称为“团结大游行(Solidarity March),由柬埔寨副首相洪玛尼带领进行。他是现任首相洪马内的弟弟,也是前总理洪森的小儿子。

游行人群高举柬埔寨国旗以及洪马内和洪森的画像,从市中心出发,前往独立纪念碑。活动旨在表达对驻扎在泰国边境前线柬军官兵的支持。

绿宝石三角区冲突酿命案

此次边境紧张局势起于5月28日,柬泰两军在一处有争议的区域——绿宝石三角区(Emerald Triangle)发生交火,造成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该地区是柬埔寨、泰国和老挝三国边境交汇处。

双方军方均宣称出于“自卫行动”。

柬方请求国际法院介入

柬埔寨政府已向国际法院(ICJ)提出申请,希望法院介入解决边境争端。相关区域包括此次交火地点及三座古代寺庙。

柬方多次表示,采取法律手段是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为军事冲突。

洪马内于6月17日晚表示,柬方希望保持与泰国的“和平与良好合作关系”,并称:“通过向国际法院提出诉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是我们维持友好合作的最佳选择。”

制裁升级:水果禁令与断网封关

在泰方近日限制边境通行后,柬埔寨于6月17日宣布禁止进口泰国水果和蔬菜作为反制。

此外,柬方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

  • 禁止在电视与电影院播放泰剧

  • 关闭一处重要边境口岸

  • 限制从泰国来的互联网带宽

洪马内表示,局势是否恢复正常取决于泰方态度:“球现在在泰国军方的手中。”

泰方呼吁协商,指洪森言论“非正式”

泰国方面表示,希望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并呼吁柬方停止“非正式沟通”,显然是在暗指已于2023年卸任、但仍具影响力的前总理洪森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言论。

百年边界恩怨未解

此次争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印度 支那 法属殖民时期绘制的800公里边境线。柬埔寨曾在历史上数次就边境寺庙领土问题向国际法院寻求协助。

1962年,国际法院判定柏威夏寺(Preah Vihear)归柬埔寨所有;2013年,法院进一步裁定柏威夏寺附近区域归属柬方。

泰国方面则始终不承认国际法院的司法管辖权。如今,这段历史再次成为两国紧张关系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