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6日,七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举行,特朗普在与加拿大总理卡尼会见记者时,态度坚决地重申:“将俄罗斯排除出七国集团,这绝对是个非常大的错误。”他说,如果俄罗斯没有在2014年被赶出七国集团,那么,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或许就不会在2022年升级到如今这般激烈的程度。他还颇为感慨地说:“你们耗费了大量时间去谈论俄罗斯,可他却不在谈判桌旁,这无疑是个错误,让原本就复杂的事情变得更加棘手。”

回顾七国集团的发展历程,最初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七国集团变为八国集团。然而,2014年,因克里米亚问题,上述七国以抵制当年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为手段,就把七国峰会改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此后,八国集团又恢复至七国集团。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就曾多次对将俄罗斯排除出七国集团这一决策提出批评,在他看来,这一举措极为不妥。
此次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局势错综复杂。特朗普在涉及俄罗斯问题上的表态,与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领导人的观点大相径庭,因而,未能得到他们的“呼应”。不仅如此,由于美方对参会的多国加征关税等因素,使得七国集团在众多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内部矛盾凸显。再加上中东紧张局势的影响,特朗普更是决定于16日提前结束峰会行程,匆匆返回白宫。

特朗普的表态自有其政治算计,一方面,特朗普代表着部分美国政治势力和商业集团利益。这些势力希望改善与俄罗斯关系,以获取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优势。特朗普发声是对这些支持者的回应,巩固自己政治基本盘。另一方面,是要与拜登政府对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试图通过强调俄罗斯重返七国峰会的必要性,凸显自己外交政策的独特性,以此来批判拜登政府对俄政策失败,为自己在政治舞台上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话语权,以提升未来政治竞争力。
欧洲国家一直期望能够说服特朗普支持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德国总理默茨在16日与特朗普举行双边会晤前,就向记者透露,自特朗普再次执政后,美国就再没对俄罗斯施加任何新制裁,当下实施的制裁,还是拜登政府时期所定下的。默茨明确表示,他“非常希望”美国能够加入对俄罗斯制裁的行列。

然而,特朗普在谈及美方可能对俄方施加新制裁时,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强调:“制裁让我们损失了大量金钱,新制裁可能会让美国付出‘数十亿美元’的代价。”特朗普还告诉媒体记者,欧洲正在讨论对俄罗斯施加新制裁,不过他们到现在也没行动,美国不妨先观望。他给出的理由是,正在等待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当被问及美俄是否重启乌克兰问题谈判时,特朗普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说谈判“已经开始了”。
然而,就在16日早些时候,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宣布,应美方提议,俄美两国的新一轮双边磋商已取消。她表示,希望这一“停顿”不会持续太久。这一消息的传出,无疑又给美俄关系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特朗普在七国峰会上关于俄罗斯的言论,是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国内政治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主张能否实现,还要看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的态度、俄乌冲突发展态势以及美国国内政治博弈走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