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等报道,近期俄乌谈判在伊斯坦布尔陷入僵局,泽连斯基提前离场,双方代表团争吵激烈,局势愈发紧张。

泽连斯基(资料图)
在此次谈判中,俄罗斯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强硬条件。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军队从扎波罗热、卢甘斯克、赫尔松、顿涅茨克四个州全面撤军,且要乌克兰明确保证不加入北约、不扩充军备、不使用西方武器。这四个州尽管部分区域已被俄军控制,但乌克兰政府始终未承认其归属俄罗斯。俄罗斯此举,无异于要求乌克兰放弃大片领土控制权,甚至是对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这对于乌克兰而言,几乎等同于投降条款。乌克兰代表当场强烈抗议,谈判在短短10分钟后便陷入僵局,双方不欢而散。
回顾俄乌冲突,其本质上是美俄两大国战略博弈的外在体现。乌克兰不幸沦为美国的代理人,美国试图借助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的实力,遏制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扩张。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无论是军事援助还是政治背书,都并非毫无私心。从军事援助来看,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装备,这一方面增加了乌克兰在战场上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俄罗斯难以快速结束战事,从而陷入长期消耗。美国通过此举,既能削弱俄罗斯,又能在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中保持主导地位,巩固自身的霸权。

泽连斯基(资料图)
从战场的实际局势而言,近期俄罗斯在军事行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6月10日凌晨,俄罗斯针对乌克兰此前的“蛛网”军事行动,展开大规模报复。俄军出动数百架无人机与巡航导弹,对乌克兰全境实施轰炸,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等重要城市均遭受重创。乌克兰官方统计显示,此次袭击造成5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俄罗斯国防部早在6日就已放出消息,宣称将使用高精度远程武器对乌克兰目标展开大规模打击,普京也公开表态将全力反击乌克兰的“恐怖袭击”。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不仅针对军事目标,还对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如电厂、港口、铁路枢纽等民用设施进行攻击,旨在从多方面削弱乌克兰的抵抗能力。
在乌克兰军队内部,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逃兵问题。据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戈尔本科爆料,截至2025年6月,乌克兰军队逃兵人数已突破10万。乌克兰军队总兵力有限,如此庞大的逃兵数量,几乎占其总兵力的四分之一,这极大地削弱了乌军的战斗力。前线物资补给匮乏,士兵基本生活难以保障,武器弹药时常短缺,加之战争持续三年有余,士兵身心俱疲,士气极为低落。乌克兰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军纪、提高士兵待遇、强化爱国主义宣传等,但效果不佳,逃兵现象仍屡禁不止。
国际社会对于俄乌冲突的态度也存在明显分歧。欧盟在冲突中总体倾向于支持乌克兰,然而,其内部不同国家的立场也有所差异。部分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考虑,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有所保留。北约作为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在俄乌冲突中积极配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和军事指导,但其内部也有国家担忧冲突进一步升级会危及自身安全。波兰等东欧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较为积极,因其与乌克兰接壤,地缘政治关系紧密,担心俄罗斯势力扩张会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声援特朗普,对特朗普捍卫和平的行为表示感谢,这反映出欧洲内部在对待俄乌冲突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

普京(资料图)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呼吁双方保持冷静克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中国愿意为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在战后重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认为,冲突只会给双方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和平解决才是实现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俄罗斯凭借军事优势,在战场上持续施压;乌克兰则在艰难支撑,其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军事力量也因逃兵等问题不断削弱。泽连斯基政府面临着巨大压力,答应俄罗斯的条件,将面临国内民众指责;不答应,又恐失去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援助。在国际社会复杂的态度和利益博弈下,和平的曙光仍被浓厚的硝烟所遮蔽,俄乌双方若要实现真正的和平,仍需克服重重障碍,通过真诚的谈判与妥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