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伯恩斯,美国前驻华大使,卸任后没多久就扔出一颗重磅炸弹。他公开说,特朗普对中国的政策搞错了,低估了中国的实力,还把中国当成苏联,以为靠压迫就能让中国低头。
这话一出,不少人愣住了。伯恩斯在任时对中国态度挺硬,咋一卸任就变了调?他说中国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这到底是啥意思?是卸下官职后憋不住说了实话,还是美国对华策略要变天的前兆?
尼古拉斯·伯恩斯,1956年1月28日生在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市,家里条件不错,爸妈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就让他泡在书堆里。他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长大,上的是当地一所挺有名的高中,成绩一直拔尖。
1973年,他通过一个叫美国田野服务的交换项目,跑去卢森堡待了一年,住在一个当地人家,学法语,接触欧洲文化。这一年对他影响不小,让他开始对国际事务着迷。
上了大学,他在波士顿学院学历史,主攻欧洲史,1978年拿了学士学位。读书时,他还去巴黎大学待过一阵,深入了解法国历史和文化。
后来,他又考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研究国际经济、美国外交政策和非洲问题,1980年硕士毕业。他的语言天赋很强,法语、阿拉伯语、希腊语和英语都玩得转,这对他后来干外交帮了大忙。
毕业后,伯恩斯没直接进国务院,而是在一家叫A.T. International的机构干过一阵,负责给第三世界国家搞经济援助。这活儿让他接触到不少国际问题,也攒了些实战经验。1980年代初,他正式加入美国国务院,开始外交生涯。
刚起步时,他在非洲和中东跑,毛里塔尼亚大使馆当过实习生,1983到1985年在埃及开罗干副领事和助理,在耶路撒冷也待过两年(1985-1987),处理政治事务,练出了不错的分析能力。
1990年代,他进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先管苏联事务,后来苏联解体,就管俄罗斯、乌克兰和欧亚地区的事。在克林顿政府,他升到总统特别助理,每天给总统汇报前苏联那15个国家的动态,还参与了美国对俄政策的制定。
1995到1997年,他当过国务院发言人,每天开新闻发布会,还跟着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和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满世界跑,处理各种外交难题。

1997年,他被派去当美国驻希腊大使,干到2001年。这几年,他把美希关系搞得挺好,尤其在巴尔干地区的稳定上出力不少。
2001到2005年,他又去当美国驻北约大使,正赶上北约扩员接收七个新成员国,还得应付伊拉克、阿富汗和反恐战争的事。他协调盟友、定战略,干得挺出彩。
2005年,小布什把他提拔成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这是国务院第三把交椅。他在参议院顺利通过确认,跟着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干到2008年4月30日退休。
退休后,他在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当访问学者,2014年又当上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主席。
2021年8月,拜登提名他当驻华大使,12月16日参议院75比18票通过,2022年3月他到北京上任,一直干到2025年。在中国这三年,他推美国的“印太战略”,在科技竞争和台海问题上态度强硬。
2022年8月佩洛西访台,中美关系闹得挺僵,他公开说中国反应过激,是地区不稳定的源头。这话让中方很不爽,反驳了好几次,他在中国的形象也变得挺复杂。
伯恩斯这人也不是没争议。他支持过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来自己都说这是个“大错”。他还骂过斯诺登是叛徒,给希拉里在2012年班加西事件上的表现辩护。2020年大选,他给拜登竞选团队当外交政策顾问,挺民主党的外交路子。
他拿过15个荣誉学位,还有总统杰出服务奖、国务卿杰出服务奖啥的,是外交关系委员会、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他赶上了冷战后美国外交的高光和低谷,是个重量级人物。
2025年6月初,伯恩斯在华盛顿一家智库的会议上开了炮。他直言,特朗普对中国的战略完全搞错了,最根本的问题是把中国当成了苏联,以为靠极限施压就能让中国服软。
他说,特朗普在任时搞高额关税、技术封锁、外交孤立,想逼中国就范,结果呢?中美关系全面下滑,美国的盟友体系还出了裂痕。他还提到,特朗普一边对中国加税,一边对盟友也加税,这根本违背了美国外交的老传统,把国际信誉都搞砸了。
伯恩斯觉得,特朗普最大的失误是低估了中国的韧性和能力。他回忆,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时,特朗普信心满满,觉得中国很快就会撑不住,回来求和。可现实呢?中国没垮,反而在好多领域突飞猛进。
比如高铁,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超过4万公里,全球第一;新能源方面,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的生产,中国都占了大头;人工智能领域,百度、阿里、腾讯这些公司已经站到世界前沿;量子计算上,中国还发射了全球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
伯恩斯在中国当大使这三年,亲眼看到这些变化。2020年疫情时,中国经济最先恢复,韧性强得吓人。2023年,他在北京一个科技展上看过中国企业的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技术,觉得美国的技术优势正在被追上。
他还注意到,“一带一路”让中国跟好多国家绑得更紧,全球影响力蹭蹭上涨。他特别强调,中国跟苏联完全不一样。苏联那时候是军事强、经济弱,靠意识形态撑着,而中国是全面崛起,经济、科技、外交样样都硬,国力早超了苏联巅峰期。
他警告,美国要是继续搞“技术围堵”,不自己加把劲创新,过不了十年,可能就得跟在人家后头跑了。他提到2024年一次国务院会议,美国还在琢磨怎么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可中国已经在半导体上悄悄往前走了好几步。“不能老拿冷战那套对付中国,”他说这话时语气挺急。
伯恩斯还批了特朗普对盟友的态度。2019年,特朗普给欧盟和日本加关税,盟友们气得不行。他说自己接到过日本大使的电话,那语气里全是失望。本来美国能拉着盟友一块对付中国,可特朗普搞单边主义,反而让盟友离心离德,给中国外交留了更多空间。
他这番话不是说不要跟中国竞争,而是觉得得有个更聪明、更现实的办法。他最后总结,美国得制定一个强硬但靠谱的对华政策,不是为了和气,而是要在竞争里占上风。这话说完,会场掌声挺热烈,但也有人皱着眉,估计在想这直白的话会掀起啥波澜。
伯恩斯这番话一扔出来,美国政界和学术圈炸了锅。共和党那边反应快,保守派在X上骂他是“投降派”,觉得他在给拜登政府擦屁股。
有个共和党议员直接发帖说:“伯恩斯忘了中国对我们的威胁,这是在示弱。”不过,也有些学者和民主党人挺他,觉得他点出了特朗普政策的瞎子摸象。一家智库的报告还说,他的分析给美国重新想想对华策略开了个口子。
2025年,伯恩斯回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当教授,带学生研究外交和国际关系。他曾经出了本回忆录,叫《北京观察:中美关系的挑战与机遇》,写他在中国的那些事。这书卖得挺火,成了研究中美关系的重要材料。
他还常跑国际会议,推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私下里,伯恩斯跟妻子伊丽莎白常去欧洲转悠,看看历史古迹。他还是波士顿红袜队的死忠粉,偶尔在X上聊聊球赛。日子过得挺平静,但影响力还在。他的观点常被政策圈拿来参考,调整对华策略时总能听到他的影子。
2025年,中美关系还是那老样子,复杂得不行。贸易谈来谈去,技术战越来越猛,南中国海的军事对峙也没消停。伯恩斯的话没直接改政策,但给美国内部的讨论添了新东西。
他这几十年的外交路,加上离任后的直话,直戳美国对华政策的纠结:既离不开中国市场,又不甘心看着一个不按西方套路来的中国变强。以后中美咋走,还得看时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