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4块石头融资8亿元”的案件,再次引起各方热议。
热议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为制造不良资产,各方应承担什么责任;另一个是,这件事对于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做个分析。
两个8亿元
简单回顾——
锦州银行“石头换贷款”案,由两个8亿元贷款环节组成。
第一个8亿元环节,是锦州银行董事长张伟指示旗下锦银租赁公司贷款给静思园公司8亿元。这是有着先天缺陷的违规贷款,因为静思园公司提供的抵押物(4块石头和58套房产)是问题资产,不符合抵押要求。但是,相关负责人在评估时,明知对方存在财务不佳、抵押物价值不清等风险,仍故意删除相关风险报告内容,并对资产进行虚假评估。8亿元就这样贷给了静思园公司,并因对方不能偿还成为不良贷款。
第二个8亿元环节,是当前面出现8亿元“窟窿”之后,锦州银行贷款给忠旺集团,由忠旺集团出面,通过地方AMC(宁夏顺亿),购买上述不良资产。也就是左手8亿元没了,自己右手再出8亿元把坑填上。之后,由于忠旺铝材出现经营问题,锦州银行的“填窟窿”操作浮出水面。

锦州银行“石头换贷款”流程示意图
如何担责?
那么,这件事涉及的各方最终如何担责呢?
我们来看看有关处理结果。
锦州银行
- “石头换贷款”的主导人——锦州银行董事长张伟,在案发时已去世。
- 锦银金融租赁公司实际操作者是王某(副总裁)和李某(业务三部负责人),追责有二:1.二人主导将价值1120万元的4块灵璧石虚高评估至11.06亿元,违规发放8亿元贷款,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2.王某收受AMC(宁夏顺亿)150万元,协助虚假债权转让;李某向评估公司索要318万元“评估费回扣”,二人构成受贿罪。所以,法院判决:王某以违法放贷罪(6年)+ 受贿罪(4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8年,罚金45万元;李某以违法放贷罪(5年)+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3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6年6个月,罚金40万元。王某、李某的受贿款共计468万元,已全额追缴。
- 锦银金融租赁公司因租赁不合规、售后回租虚拟租赁物、风险管控严重失效,罚款200万元,董事长刘某某、总裁陈某被警告并罚款。
评估公司
- 对4块灵璧石进行虚假评估的辽宁天力渤海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因多次虚假评估,被吊销执照。
- 涉事评估师A,以提供虚假文件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罚金20万元。
- 涉事评估师B,以提供虚假文件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罚金10万元。
- 永久取消A与B的执业资格。
地方AMC
宁夏顺亿资产管理公司因充当“虚假出表”通道,被地方金融监管局罚款100万元,暂停相关业务1年。
行业教训
“石头换贷款”揭开了诸多暗箱操作,对行业影响深远,教训非常深刻。
1.评估机构成诈骗链关键
利益捆绑、技术造假以及对金融公司的生存依赖,让一些评估机构丧失了独立性。评估由此成为连接各利益方的套利工具。
《刑事审判参考》2023年第6辑在仔细分析该案后,是这样说的:
“在金融信贷犯罪中,资产评估人员已非中立的技术服务提供者。当其按资金需求方指令虚构价值,使不具备担保能力的标的物成为融资工具时,评估报告实为诈骗链的关键凭证……”
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司法史上首次明确“虚假评估构成金融犯罪核心环节”的指导性意见。
2.“一言堂”导致金融机构管理失效
锦州银行董事长张伟直接主导了“石头换贷款”,并绕过了风控管理。
王某作为副总裁,直接操控风控报告,将风险内容删掉,故意违规放贷。
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与评估公司、AMC变成利益链条,通过共同违规获利。
3.AMC“假出表”助纣为虐
在“石头换贷款”的第二个环节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地方AMC充当了通道,以收取755万元费用来协助虚假转让债权。8亿元不良资产并没有真的处置,而是通过宁夏顺亿与忠旺集团,又回到了锦州银行。
因此,整个过程变成了“违规一条龙”:金融机构失控,岗位制衡失效,有关人员借此发起违规操作;金租公司虚构资产、低值高买;AMC充当通道,助长金融机构假出表,帮助金融机构清洗现场。
数据显示,8亿元不良贷款中,58套未抵押房产被处置回款约1.2亿元(回款15%),其余仍在追偿中。
“石头换贷款”租赁业务发生在2017年。
而锦州银行规避监管,资金流向不透明,导致风险持续累积,2019年信达、长城资产等战略入股重组。2023年后,锦州银行再度停牌重组。
“石头换贷款”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两次重组,也反映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需长效机制。目前,这种化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