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迷雾中突然闪现一道裂缝

当地时间6月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例行视频讲话中作出明确表态:“乌克兰已准备好进行最高级别的会晤,这一级别关乎决策。我愿与任何拥有决策权和职权的人会面,包括普京。”

这一声明迅速越过战线传向莫斯科,数小时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向媒体确认克宫已收到信息,正在研究泽连斯基的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耐人寻味的是,泽连斯基在表态中特别提及美国因素——“我非常期待他(特朗普)的帮助,也非常依赖美国的影响力。”这番话直指正在展开任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此刻距离俄乌代表团计划重启谈判的日期(6月22日后)仅剩几天,而特朗普的斡旋意志成为悬在谈判桌上的关键变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科的回应

克里姆林宫的反应既迅速又充满条件性

普京在19日凌晨的声明中表示:“愿意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但这将在俄乌谈判的完结阶段。”他特别强调了一个关键前提——“合法签署人”原则

“如果乌克兰政府信任某人来进行谈判,那么就让泽连斯基参与。关键在于谁将签署文件,因为对俄罗斯来说,重要的是法律效力而非宣传。”

普京明确表示,“签署文件的人必须是合法当局的代表,否则下一任领导人可能会推翻协议。”这一表述被广泛解读为俄罗斯对泽连斯基政府谈判资格的变相承认,也暗示莫斯科希望确保任何协议具有延续约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方展示了另一个维度的姿态

普京透露:“俄方已经向乌方移交了超过6000具阵亡士兵遗体,并从乌方接收了57具俄方阵亡士兵遗体。俄方愿向乌方再移交3000具乌方士兵遗体。”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战场上惨烈的消耗现实——俄军遗体移交数量仅为乌方的1%,侧面印证了英国国防部情报中乌军伤亡比俄军高出数倍的残酷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与谈判桌的生死联动

谈判进程始终与战场态势紧密咬合

就在双方代表团准备重启谈判之际,6月初乌克兰发动代号“蛛网”的特种作战,袭击俄罗斯后方军用机场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轰炸机基地。

作为报复,俄军对乌克兰全境发动大规模袭击。仅6月17日一天,基辅遭遇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就导致23人死亡,134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泽连斯基称此次袭击动用了“超过440架无人机和32枚导弹”,是基辅遭遇的“最为可怕的袭击之一”。

这种以打促谈的残酷逻辑贯穿冲突始终——2022年3月伊斯坦布尔会谈曾取得突破,却因领土分歧功亏一篑,2023年乌军反攻失败后战线陷入僵持,才重新催生谈判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刻普京的谈判策略显现出双重轨道,一面开放高层会晤可能性,一面明确划出军事红线:“俄罗斯愿意尽快结束在乌克兰的冲突。

但如果无法以和平方式达成协议,俄罗斯将通过军事手段实现目标,俄罗斯不会允许乌克兰拥有可能对俄构成威胁的武装部队。”这几乎排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任何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构地缘棋局的手

泽连斯基对特朗普的公开呼吁绝非偶然

特朗普近期对俄乌问题的态度已引发连锁反应,一方面他公开表示“把俄罗斯排除出七国集团是个非常大的错误”。

另一方面美俄原定在莫斯科举行的新一轮会谈突遭取消——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6月16日证实,应美方提议,旨在实现两国外交使团正常化的磋商已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对制裁杠杆的运用

在加拿大参加G7峰会期间,特朗普表示美国将暂缓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以期达成协议”。

这种经济威慑的暂缓恰与泽连斯基“期待帮助”的表态形成微妙呼应,显示乌克兰将自身谈判筹码与美国政策深度绑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历史阴影依然笼罩

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俄乌在白俄罗斯、土耳其等地举行多轮谈判均告破裂。

普京此前多次质疑泽连斯基政府合法性,如今虽转向接受其谈判资格,但双方核心矛盾仍卡在领土主权与安全保障的致命死结上。

当泽连斯基说“愿与普京会面”时,他面对的是国内已承受23个月战火煎熬的民众,当普京要求“合法签署人”时,背后是俄罗斯需要确保任何和平协议不被下一任乌克兰领导人撕毁的现实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谈判本质上成为止损机制的构建——乌克兰需要避免更多青年葬身战场,俄罗斯则需要将军事成果转化为永久性安全保障。

特朗普政府的暂缓制裁举措如同在谈判天平上悄悄添加砝码,但真正的破局钥匙仍掌握在莫斯科与基辅手中。

随着6月22日谈判重启日期的临近,那些躺在边境冷藏车厢中的3000具乌克兰士兵遗体,成为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刺目的警示。

信息来源:
俄乌团队准备再谈判,普京称愿与泽连斯基会面——界面新闻2025-06-19
普京就以伊局势、乌克兰危机最新表态!泽连斯基:愿与普京会面——闽南网2025-06-20
泽连斯基:已准备好进行最高级别会晤并愿与普京会面——京报网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