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宣布对镓、锗等关键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之后,西方国家有点慌了,因为在整个2023年中国镓产量占据了全球总量的90%以上,几乎垄断了这一市场。咱们平时可能没怎么听说过镓和锗这种稀有金属是干嘛用的,实际上它是生产半导体、激光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必须要用到的东西。

中国作为全球镓、锗等稀有金属的主要生产国,此次出口管制,也就意味着全球尤其是北约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原材料短缺。因为西方在此领域的替代供应资源极为有限。并且除了镓和锗,中国在铝、稀土、钛、石墨及钨也同样做了出口限制,特别是钨,这玩意儿是生产穿甲弹等弹药的关键原料,全球90%的钨矿产自中国和俄罗斯,一旦中国对西方实施全面禁运,那么北约成员国的军工制造体系或将迎来寒冬,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待俄乌问题上的态度。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就是,在北约官方列出的12种对军事工业至关重要的原材料中,有7种材料的供应链实际上被中国牢牢把控。这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些资源的控制权上,几乎拥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

而当中国做出限制出口的决定时,它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拉响了警报,许多依赖中国镓、锗的国家,尤其是在军事装备、卫星技术和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国家,都将面临着技术研发的窘境,从而不得不加速寻找替代资源,那么到那时候全球资源市场的格局很有会发生剧变。

中国这一举措乍一看,只是经济领域的竞争,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你就会发现,中国多年来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在半导体和军事科技上,一直受到来自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与制裁。此次中国通过加强对关键材料的出口管控,其实也是向北约一些西方国家传递一个信号:在关键材料领域,任何针对中国的制裁或关税措施,都可能引发中国的全面反制。因此,在与中国进行战略博弈时,西方国家也将不得不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

这么看来,当前资源争夺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高科技材料为核心的新时代。通过掌控这些关键资源,中国不仅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还可能将这些稀有金属作为“战略武器”,在国际博弈中占得先机,而资源的掌控将成为中国一张新的“王牌”。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资源争夺战,而这些“无声的战争”可能就在你身边悄然的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