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晚,抖音@中国青年报 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内容是几名中国自由潜水爱好者在墨西哥湾成功营救了一头被30米绳索困住的蓝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霄霄环球潜

原视频是由@霄霄环球潜和@自由潜Skyler.06两位事件亲历者于2025年6月15日发布的,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原视频。

几位中国自由潜水爱好者赴墨西哥湾寻找虎鲸,发现当地救援力量正在设法营救一头被绳索缠绕无法脱身的蓝鲸

@霄霄环球潜擅长无人机操作,可以从空中锁定蓝鲸的位置,而阿乐@自由潜Skyler.06精通自由式潜水,愿意尝试下潜切割绳子。

这一队中国小伙伴马上向当地救援队借来了必要的工具,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虽然过往船只中有很多想提供帮助的,但蓝鲸是一种极易受惊的生物,受惊后会快速下潜,难以定位,所以都没有贸然行动。

经过半个小时的搜索,人们终于在水面上看到了缠绕鲸鱼绳索的浮球。阿乐见势一跃而下,迅速下潜,割断绳索。但是他转过头却发现,还有一条更长的绳索缠绕在鲸鱼尾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自由潜Skyler.06

阿乐上船后果断表示要再一次下潜。

但第二次下潜的风险远大于第一次:刚刚的营救行动,鲸鱼已经受惊,正在快速下潜,而绳索缠绕在鲸鱼尾部,阿乐如果再次行动,就有很大可能被鲸鱼拖入深海;而这个过程中鲸鱼一旦再次受惊,阿乐甚至会被鲸鱼摆尾击中受伤,怎么看这次行动都将凶险异常。而此时,无人机也只剩一半的电量,要知道,如果没有无人机的助力,一行人将再也无法掌握鲸鱼的准确位置。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多次搜索无果,无人机电量即将耗尽时,这头蓝鲸竟主动上浮靠近了他们的小船,仿佛卸下了防备,主动寻求帮助。

这次,阿乐没有犹豫,再次跃入海中,从离鲸体最近的连接处切断了那根令鲸煎熬的绳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霄霄环球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霄霄环球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霄霄环球潜

切断的绳索上长满了藤壶,说明这头蓝鲸被困了很长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霄霄环球潜

故事的最后,这头蓝鲸跃出水面,像是在与所有人告别,像是在感谢人们对他的营救,也像这个故事圆满的谢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抖音@霄霄环球潜

此次事件完全符合人们希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但从生态的角度看,鲸鱼被绳索缠绕并非偶然,而是过多的人类活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后的必然结果。

我们希望被解救的它“在海里依旧自由”,并在此呼吁所有人行动起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产生、合理处理垃圾,让海洋生物、野生动物们有更安全、更洁净的生存空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自由潜Skyler.06

视频里提到,蓝鲸有受惊下潜的特性,笔者十分好奇,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世界上最大海洋哺乳动物的一切,于是,查阅了专业资料与大家分享:

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 分布地区很广,从赤道到南北两半球的流冰群边缘都能见到蓝鲸,在两半球的夏季,它们大多作游向极地的迁移。

● 全世界共有4个亚种,中国有1个亚种,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中国兽类分类与分布》)。在我国是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蓝鲸是大洋性动物,但它们会来到近岸海域摄食,在一些地区,也可能在近岸海域繁殖。

●蓝鲸常单独或成对出现,但在主要摄食场,会出现10余头或更多头鲸组成的松散群聚现象。

● 蓝鲸的喷潮高而细,可达9m或更高。

● 浅潜水间隔12~20 s,深潜水10~30 min。常在10~20次浅潜水后,作一次深潜水。快速潜水和深潜水前,常见到尾叶举出水面。

● 有些蓝鲸还会有意料不到的跃水行为。

● 它们摄食时游速2~6.5 km/h,洄游时5~33 km/h,受惊时最高可达20~48 km/h。

● 北半球的蓝鲸在晚秋和冬季交配、产仔。

● 蓝鲸的食物主要是磷虾类。

由于体型巨大、经济价值高,蓝鲸很早就成为猎捕的目标。

(以下是捕猎与蓝鲸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时间脉络)

19世纪后期

捕猎主要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进行,导致那里的蓝鲸资源很快枯竭。

20世纪初

主要的捕猎转移到了南极。

1930~1931年

捕鲸季达到最高峰,全世界捕杀的蓝鲸达到了30 000头。

20世纪上半叶,在南极被杀的蓝鲸总数达到325 000~360 000头。

这种猎捕把蓝鲸推到了绝灭的边缘。

1964年

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成员国一致同意停止捕猎蓝鲸以后,仍有非IWC成员国偶尔捕杀蓝鲸。

这个时期蓝鲸的数量非常少。

1985~1986年

1990~1991年

南半球的蓝鲸数只有约460头

在《中国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蓝鲸已被列为濒危(EN)等级。

更多蓝鲸相关资料可查阅中国生物志库

(https://species.sciencereading.cn/)

新版本还有焕新活动可参与,

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

全库免费开放!

详情请戳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撰文为生物志库用户投稿,如果您也有使用心得案例,

欢迎联系elib@mail.sciencep.com进行投稿。

凡投稿成功者,将会获得精美周边礼品一份。

撰文 | 钱宇程

编辑 | 刘 冬

审核 | 马 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权威的生命科学综合数据库

“中国生物志库”!

更多书讯、行业资讯、硬核科普

欢迎持续关注赛拉艾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