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宏伟蓝图中,盐城正以蓬勃之势,成为区域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沿海通道的 “关键链条”,通苏嘉甬高铁承载着盐城加速 “南融” 的重要使命。这条全长 301 公里的高铁线路,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自南通西站出发,一路穿越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最终抵达宁波枢纽宁波站,沿途设有 10 座车站,设计时速高达 350 公里,将长三角多个核心城市紧密串联。

目前,通苏嘉甬高铁建设正稳步推进,其中张家港至常熟西桥段已完成首榀预制箱梁浇筑,这一里程碑式进展,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按照规划,2027 年高铁建成通车后,它将与盐通高铁无缝衔接,届时盐城居民南下苏州、宁波等地,时间将大幅缩短,“朝发夕至” 的便捷出行将成为日常。这不仅极大提升了盐城人的出行体验,更让盐城深度融入长三角 “经济圈”,在人才流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等方面释放巨大潜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盐宜高铁盐城段也已破土动工。两条高铁线路 “双管齐下”,如同为盐城插上腾飞的翅膀,将进一步巩固盐城作为长三角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助力盐城在区域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

一、车次新增:多维度织密出行网络
在跨线列车方面,盐城站的南北向干线车次将实现重大突破。依托盐通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的贯通,盐城将开通直达宁波的列车,沿途停靠张家港、苏州北、嘉兴南、慈溪等站点,形成一条高效的南北交通动脉。同时,跨省长途线路也将进一步延伸,向北经青盐高铁可达青岛,向南通过甬台温高铁直通温州、福州,助力盐城深度融入沿海高铁大通道。
区域城际列车同样迎来利好。为满足工作日早晚高峰的通勤需求,盐城至苏州、嘉兴区间将新增密集的通勤列车,班次间隔有望缩短至 10 - 15 分钟一班。此外,在周末及节假日,盐城还将开通前往嘉兴(串联乌镇、南浔等热门景区)的旅游专列,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从车次数量来看,通苏嘉甬高铁全线初期计划每日开行 50 - 80 对列车。作为重要北向节点,盐城站新增的直达与过路车次预计占全线的 30% - 40%,初期每日约 15 - 32 对,远期更有望突破 50 对,运输能力显著提升。
二、出行升级:苏北居民南下更便捷
通苏嘉甬高铁的建成,将极大改善苏北居民的出行体验。以盐城为例,前往宁波的行程将从原来的 4 小时以上压缩至 2.5 小时内;经嘉兴南站转入沪杭客专前往杭州,耗时也将缩短 1.5 小时,大大减少了中转压力,让苏北居民无需再绕道上海换乘,直达长三角南部城市的比例大幅提高。同时,盐城站日均客流已达 3.7 万人次,未来随着车次加密,站内高铁、公交、长途客运的 “零换乘” 服务也将进一步优化,提升整体出行效率。

三、枢纽崛起:盐城交通地位全面巩固
盐通苏嘉甬高铁的开通,使苏北的盐城、南通与苏南的苏州、浙江的嘉兴、宁波等城市形成 “1 小时经济圈”。南通与苏州实现 “20 分钟同城化”,而盐城也借此东风,进一步强化与苏州、浙江等地的产业协作,加速融入江南经济体系。在区域规划层面,盐城从曾经的 “交通末梢” 华丽转身为沿海区域性枢纽,不仅成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青盐通道的关键节点,更是江苏省 “六纵六横” 高铁网的核心。未来,随着连盐高铁、沿淮高铁等线路的规划建设,盐城的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优势释放:开启盐城发展新篇章
通苏嘉甬高铁无疑是盐城转型为苏北高铁枢纽的 “关键拼图”。在路网结构上,它补强了纵向通道,推动盐城铁路网向 “米” 字型布局迈进;在经济发展方面,缩短了盐城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时空距离,为产业转移和经济协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战略角度看,它助力盐城从边缘城市升级为沿海开放门户。2027 年高铁建成通车后,盐城 “面朝大海、向海发展” 的区位优势将得到全方位释放,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书写崭新的发展篇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