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海局势再度紧张,英国军舰公然挑衅,美国智库叫嚣核威胁,特朗普政府的中东困局更是暴露了其战略软肋。这场看似局部的风波,实则是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全方位围堵。

英国“斯佩”号过航:美国"搅局"的急先锋

6月18日,英国“斯佩”号近岸巡逻舰高调穿越台湾海峡,并配合台当局大肆炒作。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刘润科大校明确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这一事件绝非偶然,而是美国在自身战略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指使"头号小弟"英国出面挑衅的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斯佩”号(资料图)

英国此举背后是美国的战略安排。当前美国深陷中东战局(如伊朗问题)和俄乌冲突,五角大楼不得不紧急调动原计划停靠越南的尼米兹号航母驰援中东,与卡尔·文森号形成"双航母镇守"态势。但即便如此,美军仍感兵力吃紧——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前出西太平洋,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战略焦虑。在此背景下,美国选择让英国"出面搅局",既能维持台海紧张态势,又避免直接军事介入的风险。

特朗普的"两难":中东与台海的双重困境

英国的挑衅行为,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当前面临的战略困境。这位美国总统正陷入三重危机:

首先,伊朗问题已成"烫手山芋"。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未能奏效,哈梅内伊政权不仅未妥协,反因制裁激发更强烈的反美情绪。特朗普陷入"打或不打"的尴尬:军事打击可能陷入持久战,不作为则会被以色列等盟友视为"软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资料图)

其次,军事资源分配捉襟见肘。为应对中东危机,美国不得不将尼米兹号航母调离原计划路线,导致西太平洋兵力空虚。与此同时,中国两艘航母同时前出西太平洋,形成战略威慑。

最令特朗普担忧的是中国影响力的快速扩张。美国前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弗林在播客节目中承认,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展现出比美国更强的斡旋能力,甚至被部分美国政客称为"更具威信的调停者"。这种局面让特朗普急于在台海制造事端,以转移国际注意力。

赖清德的"缓兵之计":美国授意的政治表演

在英国军舰挑衅后,赖清德发表"520"演讲,刻意回避两岸关系等敏感议题,看似释放缓和信号,实则是美国授意的政治操弄。

美国当前的战略需求是稳住台海局势。特朗普需要集中精力应对中东危机,因此通过赖清德的"温和表态"制造"两岸关系缓和"假象。但这种缓兵之计掩盖不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在卢比奥叫嚣"提升台岛自卫能力"后,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更抛出"论分计秒"计划,企图用无人系统封锁台海。美媒甚至恶意贬低中国空军实力,试图动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海(资料图)

智库"核威胁":极端势力的危险赌局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近期发布的两份报告,将美国的战略疯狂推向新高度。《台海危机中核武器的作用》和《台海战争中的故意核使用》公然提出"必要时动用核武器",背后是部分美国政客的冷战思维作祟。

这种疯狂言论遭到德媒有力驳斥。印巴空战证明中国武器完全有能力在实战中击败西方装备,而东部战区对英国军舰的快速反应,更彰显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任何企图以核威胁阻挠中国统一的图谋,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结语:统一大势不可阻挡

从英国军舰挑衅到美国智库叫嚣,从特朗普的中东困局到赖清德的政治表演,这场台海风波的本质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焦虑。但历史已经证明,任何外部干涉都无法阻挡中国统一的步伐。正如东部战区发言人所言:"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这是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