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甜蜜陷阱":三则现代版"杀猪盘"警示录
记者王开成综合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子:雾锁迷途‌】
2023年从广东回到老家陕西省安康市,遇到三个身边的朋友被诈骗,提醒他们,反遭怨气?
——第一件事,投资高额回报
2023年回到安康,遇到一位我帮扶过的学生家长,经过三年打工,一分一文省吃俭用,积攒了十二万元钱,她表弟动员她投入一个西安企业,每月拿3000元分红,三年后返还成本12万元。
这位家长,不识字,我告诉她上档受骗,让她报警,她拂袖而去。
———第二件事,贸赖投资高额分红
2024年底,又遇到安康紫阳县一个元朋友,在北京一家洗脚店打工,店里一名女性老乡,两人发生性关系后。动员元姓朋友投资这个洗昕店20万元,每月净分红8千元。
元朋友手头无钱,向农行贷款20万元,投入了洗脚店
我告诉他上当受骗了,赶快要回投资款,元朋友认为这是胡说八道。
——第三件事;高额交保险防老
一位关家镇家庭妇女,常年在城内打工,听信人寿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诱惑,投资人寿保险一个险种,每月存钱3000元,存足30年,超过60岁后,每月可领养老金5000元。
我告诉她,投资不等于存钱,60岁后,也许打了水漂。
她本身不相信,继续省吃俭用存钱。
上述三桩旧事如寒夜里未熄的炭火,灼痛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蛋梦"碎:安康农妇的十二万血汗钱打水漂‌】
——法律陷阱:海市蜃楼般的分红承诺‌。
就像沙漠旅人追逐的蜃楼幻影,所谓"每月3000元分红"不过是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法律迷阵。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的集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金融常识:母鸡不下金蛋的朴素真理‌。
若将本金比作母鸡,分红比作鸡蛋,世上岂有每月固定产金蛋的魔法母鸡?正规企业年化收益率超过10%就需警惕,何况36%的离谱回报。
——合同陷阱:白纸黑字的温柔陷阱‌
不识字者签订的合同,如同盲人摸象。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复杂条款设置"霸王条款",等受害人发现时已深陷泥潭。
——追索途径:亡羊补牢的三大步骤‌
(1)立即报警并保留转账凭证;(2)向金融监管部门举报;(3)通过民事诉讼主张合同无效。切记追索时效只有3年!
——心理防线:亲情牌背后的血腥獠牙‌
表弟身份如同特洛伊木马,专门攻破亲情防线。据统计,熟人作案占诈骗案件的62%,越是亲近越要核实。
——社会救助:最后的救命稻草‌
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帮助,国家设有司法救助基金,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花劫"现形记:洗脚店里的20万春梦‌】
——色诱法律:温柔乡里的铁锁链‌
以性关系为诱饵的投资诈骗,如同涂蜜的毒苹果。这类案件往往伴随敲诈勒索、非法集资等多重犯罪。
——贷款陷阱:双刃剑下的血色浪漫‌
用贷款投资好比借柴烧火,火未旺柴已尽。银行流水将成为关键证据,务必保留所有贷款文件。
——实体伪装: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
洗脚店可能只是空壳,如同皇帝的新衣。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查询企业登记信息,核实实际经营情况。
——紧急止损:虎口夺食的三把利剑‌
(1)立即书面要求退款并录音;(2)向银保监会举报违规放贷;(3)联合其他受害人集体报案。
——欲望心理:蜜罐里的捕鼠夹‌
美色诱惑如同钓饵,清醒时已咬钩。数据显示,"色诱+投资"类诈骗平均损失金额高达28万元。
——证据固定:留住春天的雪样证据‌
及时保存微信记录、转账凭证,偷录的视听资料也可作为辅助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生锁"惊梦:30年保险陷阱全解析‌】
——保险骗局:望梅止渴的养老金幻影‌
所谓30年收益如同镜花水月,保险条款暗藏玄机。银保监会规定,销售保险必须进行风险提示。
——时间陷阱:龟兔赛跑中的数学游戏‌
算上通货膨胀,30年后的5000元购买力可能不足现在的千元,如同用竹篮打水。
——销售套路:糖衣炮弹的精准打击‌
保险推销员的话术好比催眠曲,务必查看保险合同中的"现金价值表",那才是退保时能拿回的钱。
——维权攻略:破茧成蝶的三步曲‌
(1)抓住15天犹豫期全额退保;(2)投诉至12378银保监热线;(3)以销售误导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认知误区:存钱罐与无底洞的区别‌
保险不是储蓄,如同风筝不是信鸽。要区分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和理财功能。
——替代方案:鸡蛋分篮的智慧‌
建议选择国债、大额存单等低风险产品,或者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积蓄投入单一保险产品。
——防骗箴言:‌
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
熟人推荐更要查证资质
所有合同必须找专业人士审核
投资决策前冷静72小时
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
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古训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金融诈骗案件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