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第四野战军下辖的四个兵团,分别由四大悍将担任司令员。萧劲光担任第1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担任第13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担任第14兵团司令员,邓华担任第15兵团司令员。

然而,在1955年首次授衔时,萧劲光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刘亚楼与邓华都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唯独程子华没有被授衔,但他却担任过山西省委书记、民政部部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那么,程子华为何没有军衔?其一生又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6月20日,程子华诞生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一个相当贫苦的农民家庭。尽管出生于乱世,日子过得很苦,但程子华的到来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被父母寄予厚望,很小就被送入学校读书,接受了一定的文化教育,这也为他以后辉煌的革命生涯,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17岁那年,程子华迎来了人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考入太原国民师范,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先进思想,开始追求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20岁时,他正式投身革命,21岁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从此踏上新的革命征程。

入党后,他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接受了系统的军事知识培训和学习,参加过广州起义和保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发动大冶兵暴,和壮大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之后,他奉命到中央苏区任职,担任过红35军307团团长、独立师师长、红五军40师师长、41师师长、14师师长、22师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过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斗争,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

1934年,程子华奉命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红25军军长,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他担负着实行战略转移,创建鄂豫陕新的苏区重任。他率部从河南罗山出发,昼夜兼程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了历经艰险的西征,史称“小长征”。

在缺衣少食、武器弹药奇缺,前有拦截后有追兵的残酷环境里,他带领部队长途奔袭上千公里,中途爆发多次大的战斗。在每一战斗中,他都是亲临一线,与战士们并肩作战,令士气大振,每次都转危为安。在一次战斗中,子弹打穿了他的双手,导致动脉破裂,失血过多,昏迷了2个多月,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他落下了终身残疾。

他在挥师南下途中,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组织发动当地群众,大力开展游击战争,横扫地方民团,开辟了多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多个苏维埃政权,将革命的火种洒在了河南、湖北、陕西大地上,扩红了一大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他又带领部队西出甘肃,死死拖住敌军主力部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北上。在与敌人经过无数次恶战后,最终与刘志丹带领的陕甘红军在延川县永坪镇会师,胜利完成了长征,成为先期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队伍。这两支红军队伍合编为红军团后,他担任军团政委,参与指挥了劳山战役、榆林桥战斗,扩大和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胜利走完长征,提供了可靠的落脚地。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冀中军区政委兼冀中区党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分局代理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平原游击战争,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大扫荡,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倡导和维护地道战,让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断的扩大,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北平警备司令兼政委、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等职,领导创建了冀察热辽根据地,参加了秋、冬、夏季攻势,成功消灭了华北敌军大量有生力量。尤其是他参与指挥的经典战役之一—隆化战役,大展其军事指挥才能,不仅解放了热河全省,更为重要的是,他成功切断了华北与东北敌军的联系。

随后,他又参与指挥了辽沈战役,组织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成功阻击了敌军从葫芦岛和锦西增援锦州,确保了锦州战役的取胜,在对东北敌军形成打狗之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全境解放后,他又紧锣密鼓先遣入关,重创敌军的主力部队,把北平团团围住,形成重兵压境之势,最终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让千年古都毫发无损的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他功不可没。

之后,他又带领部队南下,一路高歌凯进,所向披靡,接连攻克安阳、新乡、襄樊、沙市、宜昌等城市后,又打过长江去,参加了著名的衡宝战役,促成了湖南的和平解放,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

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山西省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商业部部长,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民政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官至副国级,在另一个领域大放异彩,功勋卓著。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程子华的资历和他在各个阶段所担任的职务,他至少可以授予开国上将以上的军衔,但他却没有参与授衔,也就没有获得任何的军衔,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因为按照当时评定军衔的原则,只要评军衔时已经离开了部队,到其他部门任职的,无论他的军功有多大、担任的职务有多高,都是不能参与授衔的。

恰好在这个时候,程子华已经调离了部队,到山西省担任省委书记了,因此,他错过了授衔的机会,与开国将军失之交臂,令人遗憾!但对此,程子华却一点也不觉得可惜,他说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到哪里任职都一样,没有授衔也无关紧要。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赤子之心,为国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就是他们一生的最高追求。

1991年3月30日,程子华不幸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子华是在血雨腥风的斗争环境中中成长起来的老革命家,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元勋。他能文能武,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六十载,功在华夏,我们永远铭记这位“无衔”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