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的退休新规定,从2030年开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将逐步提升。2029年以前还是15年,但到2039年将逐步提升至20年。对于一些2039年及以后退休的人员,只缴纳15年养老金就不可以了,需要继续缴费达到20年以上。有朋友问,养老保险缴费由15年提升至20年有什么好处呢?养老金能提升多少?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提升,能够有效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形成更稳定的收支现金流。近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在快速增加。2023年的离退休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14196万人,净增加552万人,考虑到去世人员数量,当年新退休人员约1,000万。

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并不是个人积累,而是参保个人履行法律规定的参保义务后,享受待遇权利的一种体现。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来看,除了2020年,其他年度都是收大于支的。2023年末的收入达到了70506亿元,支出是63757亿元,累计结余为6363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我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数量是37925万人,这里边确实也有部分人员由于转换工作等各种原因处于停保状态。提高缴费年限能够有效激活一部分观望人员。养老保险基金现金流增加以后,能够有效为退休老人提供养老金保障,参加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是所有老人都能获益的事情。

为了减轻人们的参保压力,国家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参保可以给予社保补贴,北京、海南等地最高可达个人缴费的2/3,上海市是50%。另外,对于领取失业金且具体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参保人群,国家还会补贴养老保险缴费部分,也能够缓解大龄人群的养老保险参保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老保险缴费15年提升至20年,养老金能够提升多少钱?

养老金待遇的提升,能够有效缓解退休老人老年生活的养老压力。按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缴费形成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①基础养老金部分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考虑到经济负担问题,选择的是60%档次缴费,这种情况下对应的平均缴费指数往往是0.6。

如果说灵活就业人员在高基数缴费和长时间缴费方面选择,应当首先选择长时间缴费,相对性价比更高。

平均缴费指数是0.6,缴费5年,按照公式可以领取4%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如果未来社平工资是1万元,这一部分待遇会每月提升400元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2(相当于60%缴费的两倍),基础养老金只会提升5.5%的社平工资,待遇会提升550元。哪个划算?大家心里更清楚。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是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行积累,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利息,最终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我们常用的是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如果按照现在社平工资七八千元缴费,5年需要缴纳5万多元,个人账户能够积累余额约2.5万元左右,退休能领取每月200元左右的个人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如果领不完,去世后可以由继承人继承,不会亏本的。去世的早,缴费年限长,还能够提高抚恤金待遇。

综合来看,多5年缴费,养老金一般能够多领取五六百元以上,退休以后养老金增加还会更多。这是关乎我们下半辈子养老的所有时间,所以还是非常划算的。#话说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