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考砸了怎么办?大不了再复读一年”!

这句话,曾是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安慰。

可如今,随着新政策的落地,复读这条“退路”也开始变得狭窄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一度的高考查分时刻即将到来,考生和家长心里也是既期待又紧张。

作为人生中第一场重要考试,成绩对每一位高考生来说都无比重要。

分数的多少,意味着能报考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甚至于未来从事什么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败在此一举”,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曙光!

高考分数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

然而对于今年的高考生而言,多所高校的录取政策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全国多所高校明确表示不再招收这类学生,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注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高考人数下降、竞争却更“卷”了

2025届高考生们,现在应该是又悲又喜。

喜的是今年高考人数十年来首次降低,并且还新增了多所本科大学,被好大学录取的几率增加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的是高考报名人数说是减少了,但相比于去年只降了7万!

2025年全国范围内仍有1335万人参加高考,减少7万名考生影响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结合往年的录取情况,只能说现实依旧很残酷。

2024年本科录取情况,除了天津、北京、上海、辽宁等几个特殊的省市区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本科录取率均在40%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河四省的本科录取率虽然不是最低,但作为高考大省,每年滑档的考生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例如2024年河南本科录取率为34.2%,但一本录取率仅占了16.72%。

且本科线上多为学费较为昂贵的民办院校,公办本科更是“一位难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上不了本科的考生更是一抓一大把,高考难度更是堪称“地狱模式”

2024年高考报名总人数1342万,其中有近800万考生都无缘本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去年的本科录取率,2025年的录取情况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高考人数下降,并不代表录取分数也会下降。

再加上今年高考多地都采用了“3+1+2”模式,因此在录取的时候,就会采用“赋分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高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可能某些考生的分数确实不错,但如果赋分低,基本也和好大学无缘了。

所以说高考真的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也没那么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的教育条件好了不少,不至于说是“寒窗”,但依旧是苦读。

还有不到一周,就可以查询高考成绩了。

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心中都是既期待又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重要,填报志愿、选择合适的专业同样重要。

家长除了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之外,也要多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知识。

除了录取率不容乐观外,今年各所高校的录取政策也发生了改变。

二、噩耗传来:不招高考“复读生”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同一个分数段内,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考生。

而在这些竞争的考生中,还有一部分考生非常特殊,挥之不去但却年年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考生就是“复读生”,经历了一次高考后决定重来一次,继续“回炉重造”。

“高三打基础、高四985”的背后,是复读生群体日益壮大的现实。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高考复读生占比已经超过15%,部分地区甚至已经突破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复读生来说,相当于又重新获得了一次选择的机会。

但从应届生的角度看,这些复读生不仅要和他们抢名额,还要跟他们抢教育资源。

复读生和应届生一同参加高考,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老师只需要重点关注应届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若班里出现复读生,还要去帮助复读生去提高成绩。

每增加一个复读生,应届生就会多一个竞争对手、少一个被录取的名额。

虽然对应届生来说,复读生的存在是一个不小的竞争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实作为复读生,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比应届生小,甚至还要高于应届生。

毕竟已经经历了一次高考失利,再战一年分数能否有所提升也是未知。

选择复读,不仅要承担再次失利的风险,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今年高考结束,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对复读生十分不利的消息。

6月19日,据新闻报道“多所高校明确不再招收复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消息一公布,对复读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高考成绩还没公布,就已经有多所高校发出了公告通知:

“只招收满足条件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且年龄要求在20周岁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是“应届生”这一个要求,就将上百万名复读生拒之门外。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发布的2025本科招生简章中,就明确标注了“应届生”这一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也都发布了同样的招生简章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复读生可选择的优质高校非常局限。

许多家长和考生也纷纷焦虑道:难道一次考试失利,就要彻底改变人生轨迹吗?

三、一考定终身?争议背后的公平困局

2025高考成绩还没出来,许多高校就率先“封杀”复读生。

除了一些军校特殊院校外,部分“双一流”高校也发布了相应招生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不录取复读生”,但却设置了“仅限应届生报考”的隐形门槛。

一场以“维护公平”为名的改革,正在悄然推进。

复读生的存在,本来是为了弥补第一次高考的失利或是志愿填报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近几年,却逐渐演变成“高考刷分”,当成了一场“真题模拟”。

复读生屡禁不止,一年比一年多,甚至还有专门的复读生学校。

有些复读生为了冲刺名校,连续复读三四年,挤占了应届生资源以及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高考变成一场“可重复刷分”的游戏,应届生又该从哪里要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们更是不满道“我们孩子寒窗苦读12年,为什么要和复读三四年的老油条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高考经验、课本内容,还是题海战术,应届生在复读生面前确实没有优势可言。

因此,今年多所高校出台相应的“招生简章”,也是为了缓解内卷,重塑公平局面。

毕竟应届生和复读生同台竞技,本就存在信息差、经验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减少考生重复备考,也是为了降低“全民复读”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

那么高校禁招复读生,是否意味着“一考定终身”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全国2800多所高校,不招收复读生的仅是少数。

这些学校不招了,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复读生和家长也不用过于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个政策的诞生,都有利有弊。

无论走哪条路,分数才是硬道理!

结尾:

人生不止一条路,高考也不是终点。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到挫折也别灰心,换个赛道说不定会遇到更美的风景。

最后,祝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