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有过喝酒断片的经历,三五好友相距,推杯换盏之间酒水下肚。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突然从床上醒来,拍怕还在头晕的脑袋,发出灵魂三问:

我是谁?

我在哪儿?

谁给我整过来的?

这个不知天地为何物的过程,就是酒后瞬间的完全失忆,俗称“断片”!

人在饮酒之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酒后失态,比如失声痛哭、酒后闹事等,这都不是真正的“断片”。因为人的行为时受到大脑支配的,还有行为意识并不是失态,只不过是借酒装疯而已。等到真正喝醉时,人已经不省人事,更别说是有精力发酒疯了!

不过,喝酒断片并不是说自己完全喝多了,而是介于开始喝醉和已经喝醉之间,断片会忘记身边的人和事,但是人体基本的技能、知识却不会受到影响,行为动作也不会有问题!所以有部分人在喝酒到一定程度后,行为会突然变得冷静,甚至还能做到“酒后吐真言”;

但是当你第二天问对方时,他一定会矢口否认,并说出渣男语录:我喝多了!

既然如此,为何喝酒会有“断片”表现呢?

从专业角度来看,酒精就是脂溶性物质,它能迅速被机体吸收,并穿透血液、大脑之间的屏障,从而直接造成中枢神经损伤。而且,酒精就是一种带麻醉性质的物质,在进入大脑之后,首先就会关闭大脑内的神经抑制功能

当抑制功能被关闭之后,饮酒者就会出现兴奋反应。而当摄入酒精过多时,兴奋表现就会逐渐消失,大脑因此进入短暂休眠期。如果这阶段再次摄入一定量的酒精,大脑就会暂时进入长时间休眠。而在这同时,在脑内掌管记忆的颞叶也会短暂丧失功能,从而出现失忆症状。

所以喝酒断片,就是酒精对大脑造成记忆损害的表现。长此以往,酒精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下降,对大脑造成永久性伤害!

很多人经常出现酒后断片,就产生了戒酒的想法。这时候总有人会跟你说,别着急戒酒,酒量都是锻炼出来的,只要再多喝几次就好了!这真的有科学根据吗?

从科学角度来看,大家所说的“酒量”,指的就是人体代谢酒精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肝脏分泌酒精分解酶的能力,酒精分解酶主要是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是将乙醇转化为乙醛的乙醇脱氢酶,第二则是将乙醛分解的乙醛脱氢酶。

而这两种酶分泌量的多少,主要就是取决于遗传基因。就中国的基因来看,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存在先天的基因缺陷,这种基因缺陷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自身却缺乏乙醛脱氢酶分泌,即便是后天饮酒量再多,也不能促使乙醛脱氢酶大量分泌!

相反的,乙醛本身是一种有害物质,如果乙醇被大量转化为乙醛,但是乙醛却无法被顺利代谢,就会出现酒精中毒症状,比如脸红、头痛、恶心呕吐等。同时乙醛还会长期对肝脏造成伤害,诱发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等多个问题,后期甚至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的饮酒量为0,也就是说只有滴酒不沾,身体才会真正的健康!只要是饮酒,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更何况是大量饮酒。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尽早戒酒才是正确做法,千万不要因为贪杯,损伤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