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笔下的《天龙八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这个本该恣意逍遥的世界里,却被世人评价为“无人不苦,无人不悲”。纵使你有千般本领,也难逃这世界定律。
风流公子任性一生,直到最后才知,自己原来只是母亲与别人春宵一度所生。佛门小僧清苦半生,意外破戒,刚与父母相认便痛失双亲。一代大侠笑傲江湖,直至最后才知自己是敌国之子,随后众叛亲离,世人唾骂。
这三个兄弟各有各的苦,但苦尽甘来这四个字,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乔峰是《天龙八部》里戏份最足的一个角色,人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乔峰阶段,一个是萧峰阶段。
在乔峰身份结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开始走向了死亡之旅,也注定了自己的最终结局。
乔峰阶段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契丹人,直到自己终于搞清楚了生父叫萧远山,自己应该叫萧峰的时候,心中已经万念俱灰,便离开中原去了塞北。
后因一场意外结识了大辽皇帝耶律洪基,两人惺惺相惜,结为异姓兄弟。耶律洪基看中了萧峰的武艺,便封他为南院大王。萧峰本想纵马归隐,可无奈答应了阿朱要照顾好阿紫,于是便听从阿紫,在大辽定居了。
可耶律洪基这个人远比萧峰想象的复杂,明面上他想报萧峰的救命之恩,实则想让萧峰为自己所用。耶律洪基是个名副其实的野心家,萧峰就任南院大王后,他多次降旨派萧峰南征。
萧峰虽是异邦人,但他也不愿看见故土生灵涂炭,他自知无法婉拒耶律洪基,便打算辞官归隐,与阿紫远离这世俗的喧嚣。
耶律洪基野心勃勃,他知道萧峰对故土尚有情义,担心他会就此谋反,故他联合穆贵妃,用至死不渝的圣水诓骗阿紫。
阿紫早就对姐夫有情,但苦于姐夫钟情于姐姐,无法再进一步。阿紫得到圣水后,诓骗姐夫喝下,岂料圣水竟是毒药,萧峰中毒,武功完全施展不出。
耶律洪基一直暗中观察阿紫,知道好事已成后,他抓住时机派手下将萧峰控制起来。阿紫这才知道,是自己害了姐夫,为求一线生机,她在姐夫的掩护下跳入河中,一路逃亡。
阿紫为救姐夫一路奔波,正巧遇到了丐帮吴长老。吴长老听说后,既感慨萧峰大义,又悔恨丐帮当初的所作所为,于是当即便召集天下英雄,前往边关。
各路好汉齐聚南京城,各展神通,想从千军万马之中救出萧峰。当众人觉得尘埃落定时,却又出现了意外。
两国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战,边关气氛焦灼,边关守将担心会有奸细趁机混入,不肯开城门放行。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段誉与虚竹两兄弟擒住耶律洪基,想凭此突出重围。
萧峰与耶律洪基约法三章,要求他立即退兵,此生不再打宋国的主意。耶律洪基担心萧峰玉石俱焚,便答应了下来。
辽兵退去后,萧峰却自杀而亡。在这种皆大欢喜的情况下,萧峰的人生出现了生机,也出现了转机。
他不再是那个人人喊打的契丹人,而是维护宋辽百姓的英雄。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为何还要选择自杀?
原因之一便是萧峰的侠义精神。雁门关事件后,玄慈一伙便明白自己陷入了贼人的圈套,害惨了萧峰一家。崇尚大仁大义的玄慈,便有意补偿萧峰,有意想将他培养成武林第一人。
在这件事上,智光和尚与他意见相左。他想放任萧峰,让他做一个普通人,安分守己,一生务农。
在一波波的讨论下,大家都趋向于玄慈的观念,故萧峰侠之大义的性格,除后天自我养成外,与这几个人刻意的培养,脱不了关系。
玄慈只想着补偿萧峰,可从未想过若事情败露,依萧峰的性格他该如何自处?
他这种性格也造成了他自杀的悲剧,当时的萧峰早已知晓自己并非中原人。他挟持耶律洪基,一来背信弃义,辜负了大哥的信任,二来背叛了国家和人民。
毕竟自己当时已是南院大王,受百姓供养。应当一心为国,可如今他却为了宋人挟持王上,实在是大不义之举。
萧峰此举虽避免两国生灵涂炭,但却也让自己的道德底线破防。前面是过不去的中原,后边是回不了的家园。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萧峰而言,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解脱。
第二个原因则是萧峰早有自杀的意图,书中早已点明。当萧峰得知雁门关的真相后,便一直在寻找带头大哥,却不料中了康敏的计谋,错将段正淳认成了杀父仇人。
而当时阿朱已经知道自己是段正淳的女儿,为了避免父亲与心爱之人刀剑相向,便自作主张,伪装成段正淳的模样约萧峰生死战,最后死在萧峰掌下。
阿朱死后,萧峰万念俱灰,原著中描写到“在聚贤庄上受群雄围攻,虽然众叛亲离,情势险恶之极,却并未有丝毫气沮,这时自己亲手铸成了难以挽回的大错,越来越觉寂寞孤单,只觉再也不该活在世上了。
阿朱代她父亲死了,我也不能再去找段正淳报仇。我还有什么事情可做?丐帮的大业,当年的雄心壮志,都已不值得关怀。我是契丹人,又能有什么大业雄心?”
从这一段也可看出,曾经英雄潇洒的萧峰,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人生再无盼头,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原著中又说到“走到后院,见墙角边放着一柄花锄,心想:“我便永远在这里陪着阿朱罢?”左手仍是抱着阿朱,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开她片刻,右手提起花锄,走到方竹林中,掘了一个坑,又掘了一个坑,两个土坑并列在一起。
心想:“她父母回来,多半要挖开坟来看个究竟。须得在墓前竖上块牌子才是。”折了一段方竹,剖而为二,到厨房中取厨刀削平了,走到西首厢房。见桌上放着纸墨笔砚。他将阿朱横放在膝头,研了墨,提起笔来,在一块竹片上写道:“契丹莽夫萧峰之墓”。
从这里便能看出,他早就有了死的念头,阿朱因自己而死,早已成为他的心魔。死,也许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赎罪。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初见时总是那般美好,可结局终是塞上牛毛空许约。对于萧峰来说,活着才是最痛苦的,死,反而成了一种解脱。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概括的一个主旨就是,众生诸相,尽归于佛。里面的每个角色无论如何挣扎,都总是逃不脱命运的安排。
慕容复是如此,段誉是如此,虚竹是如此,萧峰亦是如此。这里面的每个角色,其实都已注定了结局,因为《天龙八部》本就是一个悲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