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事件热闹了差不多四个月,从最初的全网热议,打开各大平台,各位大小主播都在谈论联想事件,好像不骂几声柳传志就不是正义群众,不高呼几声支持司马南就是不爱国,那时,如果谁敢替联想说点公道话,哪怕不是纯粹的反对司马南,也一定会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全网的唾沫星子都能让很多人知难而退了。现在,好像好多了,经过四个月的辩论,很多道理逐步明白了,有些人开始转向了。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大战中,严格意义上说一直是一场独角戏,也就是作为质疑一方的司马南等人在独自唱戏,作为被质疑一方的联想和柳传志,基本没有发声,而作为第三方的官方媒体,居然也保持了沉默,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为什么又说是热闹的二人转呢?因为主导这件事舆论声浪的是两位网络大V,也是专家,一位是司马南先生,一位是张捷先生,他们二人一唱一和,一文一武,配合默契,司马南作为进攻的先锋,火力全开,猛攻猛打,而张捷则通过自己独特的身世经历,为司马南的论点提供论据和理论支持,对于司马南在猛烈火力下暴露的纰漏进行查漏补缺,完善证据链。就像排球比赛,一个打助攻,一个负责接应。

经过四个多月的鏖战,大家都疲劳了,关键是也没有什么动静,所有靠流量为生的人都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纷纷转向了,不再讨论这个事件了。而作为主将的司马南和张捷,由于缺乏更多的素材,而最初爆料的相关内容,要不就是缺乏完整的证据链,要不就是有些论据本身就存在重大瑕疵,当然也有部分问题确实存在断章取义难以自圆其说等原因,最近也失去了讨论的热情了,司马南继续从事他的反美大业了,张捷则转行去读《红楼梦》了,两人露面的频次没有怎么降低,但讨论的内容却基本无关于联想了,这个大戏越来越像一场默剧了,当事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在沉默中死亡,估计很快就会见分晓了。

万事静默,都有结果。这么大的舆论事件,最终总会得到一个结果,至于是柳传志因为涉嫌犯罪被查还是司马南和张捷因为不实言论被网络反噬,无论哪一个结果都是一家欢乐一家愁的,我个人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柳传志没有问题,这无关资本的力量和所谓的原罪,而是司马南和张捷的论据实在经不起推敲,司马南的这些资料声称来自联想的公开资料,如果属实,只能说明联想的团队水平太差,精心编造的报表居然被司马南轻易发现问题,也只能说明全部股民眼神不好,研究了这么久的数据居然都没有发现问题,而让一个不炒股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至于张捷的视频,无论他再做多少期,也拿不出什么大瓜了,他的素材更多的是来源于北京的所谓饭局消息,从来没有亮出多少真凭实据,热闹好听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足以对联想和柳传志构成多大的威胁,小道消息太多了。就算有一本《倪光南传》,张捷先生也是断章取义,并且这本书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得到倪光南认可的传记。

任何事情都有game over的那一天,也都会被新的热点事件所淹没,目前看起来的成功者司马南和张捷,确实在这一次热点事件中赚得了巨大的利益,粉丝暴涨,名气大涨,也必然会带来不错的收益,但能持续多久则很难判断。如果二人只是无心之失,则确实没有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的盲点,对很多事判断失误也不可避免,只要不是存心搞事,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的,也不会过度地指责,通过一次舆论事件的讨论,能够认清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也是一种收获,如果,从开始就抱持其他目的,则另当别论了。

巴菲特说: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大戏也是一样,只有大幕降下的那一刻,我们才能知道每个人在剧中扮演的角色,知道谁才是白脸,谁才是小丑。这个时间应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