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还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试图“孤立”俄罗斯,而近日,此前一直忙着为冬季作战做准备的普京政府突然调转枪口,开始处理其他“反俄”事件。

据央视新闻12月29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28日宣布立陶宛驻俄罗斯大使馆临时代办为“不受欢迎人士”,要求其在5天内离开俄罗斯。俄外交部强调,此举是对12月1日俄罗斯驻立陶宛大使馆一名工作人员被驱逐的回应。据了解,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立陶宛方面多次采取“反俄”措施。综合国内外媒体此前报道,2022年4月4日,立陶宛外交部宣布降低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级别,要求俄驻立大使离境,并关闭俄在该国克莱佩达市的总领事馆。此后,在6月,立陶宛又宣布禁止受欧盟制裁的货物通过立陶宛领土过境到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此举引发俄方强烈反应,最终,立方于7月下旬宣布解除该禁令。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立陶宛外交官五天内离开俄罗斯前,普京政府还曾就另一件“反俄”事件采取重磅行动。

据悉,12月5日起,欧盟、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开始执行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对于这一措施,普京政府曾多次发声批评,并最终决定发起反制。据俄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当地时间12月27日签署一项总统令,将停止向加入价格限制的买家供应石油,以反制西方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总统令指出,该决定是对西方不友好行为的回应,旨在保护俄国家利益。据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介绍,俄对石油供应的限制不仅适用于新合同,而且还适用于已经签署的现有合同。对于俄方此举,有专家分析称,这可能导致油价上涨,从而令正身处能源危机的欧洲出现经济衰退。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2月30日,俄罗斯财政部宣布禁止用联邦福利基金投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此外,俄财政部还宣布改变联邦福利基金的结构,规定其中人民币资产占比上限为60%,黄金占比为40%,账户中剩余的英镑和日元将被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