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这些年医保政策的不断改革升级下,咱们普通老百姓享受的医疗补贴待遇更高了,医疗保障方面也更加全面了。但是进入2023年以后,新一轮医保改革却引发了网友们不小的争议,甚至有网友表示:医保改革以后,大家享受的待遇反而更低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其实,对于网络上的争议,医保局也给予了相应的回复,具体内容有包括哪些?今年新一轮医保改革以后,将对哪些人群带来利好?针对这几个大家特别关注的话题,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央定调:2023年医保新改革!个人账户少一半?】
从今年一月开始,我国医保改革就正式启动,据悉,这一次医保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个人账户,其中较为明显的2大变化,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单位医保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过去,在职人员缴纳医保费用时,单位缴费部分的钱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到职工个人账户上,但是从2023年开始,单位缴费部分就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是全部进入到统筹账户。
举个例子,过去在职人员缴纳医保费用,除了个人缴费,单位也要按一定的比例给予缴费,比如有些地区单位缴费部分返还比例为2.5%,假如每月缴费基数为5000,那么,每月单位缴费部分划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就大概是120多元,一年就可以累计1400多元,而且这个账户的资金不仅可以累积,职工还可以用这个账户里的资金看病买药。
而今年医保改革以后,单位缴纳部分就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没有了这部分资金的累积,在职人员个人账户的资金就越来越少了。
2、退休人员的医保返还计算方式变了。
过去,退休人员医保可以按照上年度所在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5%左右进行返还。而今年,我国对医保基金改革以后,返还就不再按照过去的方式进行,而是按照上年度退休职工所在地的平均养老金乘以2.8%左右的方式进行。
而这种返还方式的转变,虽然看似返还的比例上升了,但是使者返还的金额反而减少了。毕竟,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总是比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低。假如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为每月5000,而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为每月3000,按照改革之前的比例计算,每月返还的金额就是5000×2.5%=125元;如果按照改革之后的比例计算,每月返还的金额就是3000×2.8%=84元。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改革之后的返还比例虽然上升了,但是由于参考基数低了,所以每月返还的金额减少了,可供大家在药店买药的钱也少了。
【医保局回复:2大利好消息!退休老人拍手称赞!】
医保改革、返还的金额降低了,很快便迎来了网友们不同的看法,甚至网络上也有不少关于“保障减少了”的争议。对此,医保局也做出了回复,并且有2大利好消息,赢得了退休老人的拍手称赞。
今年2月,在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两大利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药店买药可按门诊报销
在此之前,缴纳医保后的个人账户余额在药店里刷卡买药时,所有的支出并不能纳入到门诊统筹范围报销。但是今年我国对医保进行改革以后,缴纳了医保的人在开通了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药店买药,年度内累计门诊和药店购药费用超过当地门诊报销起付线的,就可以享受门诊报销。
至于报销的比例,以武汉为例,据说,医保改革后的门诊报销门槛费是500元,假如2023年你去定点药店买了1000元可报销药品,除去500元的报销门槛,剩下500元就可以享受68%的报销比例,相当于剩余500元只需要支付160元。
而且,这之后的2023年任何一天买药,不论买多少,都会按68%的比例进行报销。
据悉,截止目前为止,我国总共有2967种药被纳入到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还包括了老年普遍存在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等,也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医保改革以后,他们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也越来越高了。
利好二、门诊报销比例更高了
过去,缴纳了医保的人群门诊报销比例最高也就30%,而经过今年的医保改革以后,老年人的门诊报销比例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55%以上。比如深圳,参加医保一档的职工在一级医院看病,据说报销比例可达到报销80%,相当于老年人在门诊看病,只需要支付20%的费用。
比如,如果参照改革前的医保方案,老年人每月医保返还金额为125元,一年返还就是1500元。假如一年的门诊支出为5000元,其中,1500元用个人账户支出,剩余3500元就只能自己承担。
而医保改革以后,虽然每月返还个人账户只有84元,一年只有1008元,同样一年的门诊支出为5000元,按照80%的报销比例,报销以后的金额用个人账户支出以后,不用再额外支付医疗费用,相当于比之前节省了3500元。
由此可见,此次医保改革不仅可以让患有慢性病或者长期吃药、看门诊的病人获益,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他们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减轻这个群体的经济压力。这也是为啥大家在得到回复以后特别赞同医保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