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保护法应致力于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而非成为犯罪者的庇护伞。对于涉及恶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尽管可以适度减轻惩罚力度,但完全免除处罚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摘要
让我们再次关注最近发生在山西大同大成双语学校的未成年极端欺凌事件。这起事件持续了一年多,性质恶劣,甚至涉嫌性侵,令人愤怒不已。网络上已经对此事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在9月26日,虽然官方对此事件进行了通报,并对涉事的两个9岁男孩赵某某和晋某某进行了训诫,并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并向受害人诚恳道歉。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能消除公众的愤怒和不满,也并不能真正保护我们社会的未成年人的权益。

年少做恶这个话题不得不重新提起!类似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且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年少时犯下的错误是否应该在成年后接受惩罚。这是一个引发广泛争议的话题,社会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在某些情况下,年少做恶可以理解为不成熟的行为,可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或判断力。对于这种行为,京津冀融媒体中心编辑部主任赵亚宣认为:"不必在成年后进行惩罚。毕竟,人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挫折和错误,这些错误有助于我们学习、成长并变得更加成熟。如果对年少做恶者进行过度惩罚,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改过自新的机会,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固执地走向错误的道路。"
然而,网络上有另一种观点:年少做恶者在成年后应该接受一定的惩罚。这是因为行为本身是有后果的,即使人们在年少时不具备完全的判断能力,但仍然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年少做恶者成年后无需承担任何惩罚,可能会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在年少时做出恶行,因为不用担心受到惩罚。这将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年少做恶能否成年时受罚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是年少时还是成年时,做恶者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年少做恶者在成年后表现出深深的悔意,并积极采取行动改正过去的错误,那么应该给予一定的宽恕。这种宽恕不仅可以给做恶者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也有助于激励其他人效仿,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
2、如果年少做恶者在成年后仍然坚持其错误行为,并无悔改之意,那么就不能放任其逍遥法外。对于这种情况,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罚,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3、对于那些在年少时犯下严重罪行并成年后仍不思悔改的人,不能仅仅因为其年少无知就轻易放过。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给予更加严厉的惩罚,以表明我们对恶行的坚决抵制。

最后,笔者认为年少做恶能否成年时受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虽然年少的无知和冲动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理由对做恶者进行宽恕,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行为本身是有后果的,做恶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做恶者的悔罪态度、改过自新的实际行动以及所犯罪行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做出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秩序,同时也能给那些年少做恶者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