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援助了纳米比亚近四千吨大米。谁能想到,几年之后。这个贫困的非洲小国竟然回赠了我们一份大礼,让西方国家纷纷眼红。

随着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中国和多国都达成了合作共赢交往理念的共识。

这是因为在当今时代的大趋势下,霸权主义显然已经是行不通的,只有合作才能促使全球经济发展,推动世界进步。

这样的理念其实和中国人接受的传统教育息息相关。儒家思想提出过“天下大同”,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下一家,人人平等互助,最终实现理想美好社会。

中国在这点上一直保持着不变的初心,并且为此付诸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纳米比亚非洲的一个国家,2016年的纳米比亚因为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国内人民受灾情影响,连饱腹的需求都无法被满足。

根据统计,纳米比亚本国有将近60万的人民的生命受到灾情影响。

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提出向纳米比亚援助粮食等物资,同时也会提供技术和基础建设的支持,让纳米比亚早日度过困难。

纳米比亚的总统在得知此消息之后,顿时对中国的慷慨相助感到激动不已,随着中国援助力量的到达,当地的粮食危机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

实际上,中国作为拥有强大实力的国家,一直有着强者帮助弱者的思想观念。多年来,我国不断帮助一些弱小的国家,使得他们国家从危难中得以转圜。

这是大国的格局和眼界,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仁者”思想。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之后,纳米比亚对这份恩情给出了一个同样令中国感动的回报。

纳米比亚宣布将本国的铀矿开采权给了中国。

要知道铀矿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此之前西方国家都对这个近十年全球范围内的最大铀矿眼馋不已。

如今纳米比亚却因为同中国的深厚情谊将这座最大铀矿的开采权交给了中国,足见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其实这一举动也并非无迹可寻。

早在纳米比亚独立之时,两国就已经开展了友好深切的往来交流。

纳米比亚的领导人前后数次来访中国并且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回忆。在他们进行独立运动的时候,开国总统更是专程来到中国学习经验,请教战术。

因此,这个国家刚宣布成立,就先和中国正式达成了建交关系。

多年来,中国对纳米比亚进行了多次无偿的建设帮助,同时,纳米比亚也在用自己的优势为中国提供着便利,两国的纽带在来往合作之间变得越来越稳固。

正是多年来建立的情谊才让中国受到了纳米比亚的意外“回馈”,这在一些西方国家眼里或许是“运气太好”,但是中纳两国对这份友谊的建立是有目共睹的。

这绝不是“运气”能够解释的举动,深究之下,其实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温情。

中国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的交往方式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同样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中国和其他各国的交往原则不是通过一方对另一方的压榨和索取,而是崇尚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得到对方的尊重和真诚。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交往模式具有深远的发展眼光,也符合长期的发展需求。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将向纳米比亚提供约2600吨大米援助——海外网.人民日报

中非关系有多铁!4000吨大米换2座铀矿,贷款换石油、矿产——金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