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澎湃新闻报道,前段时间,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英国的持有量有所分化:中国减持,日本、英国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2月增持164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11679亿美元,继续为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2月减持227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750亿美元,是继2024年1月以来的连续第二次减仓。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

在过去,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尚未崛起,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毫无威胁,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稳定国内的外汇储备和货币汇率,持有美债会给中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并且当时美债信用评级很高,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帮助国内开展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如今,贸易战标志中美来到了博弈新阶段,拜登上台更是要把对华“脱钩断链”推广到欧洲,只是此时中国制造已席卷世界,无法用这种手段摆脱依赖,拜登政府只得作罢。

美国的金融政策,如今也似在风雨中飘摇。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企图遏制通胀、稳定经济,然而这高悬的利率却如同空中楼阁,反而揭示了投资美债的巨大风险。现在,这更像是资本大撤退的前奏,市场对美债的抛售愈演愈烈,其信誉也随之跌入谷底。在这一困境中,美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其财政部长耶伦屡次发声,试图说服中国继续购买美债以解其财政之困,但中国并未被这些甜言蜜语所迷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全球经济这盘棋局,美元的地位仍然还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主要的贸易结算工具,还是各国储备货币,所以它稳不稳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好坏。而美国的经济问题,早就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面对这种情况,咱们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外汇储备结构,减少手里的美国国债。这既是为了保护自家的经济安全,也是为了给全球经济稳定做出贡献,能让我们的外汇储备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并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据北京日报报道,5月6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约会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副国务卿维尔马,就中美关系及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美高官选择在中方最高层抵达法国的同一天,与中方官员进行接触,这样的“巧合”或许也是美方刻意安排的结果。本次中方开启欧洲之行,并将首站定在法国,鉴于法国在欧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该国的对华立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部分欧洲友华国家的立场,对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中方最高层抵达巴黎受到热情欢迎,法总理阿塔尔亲自到机场迎接,马克龙也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些都凸显出法方对本次会晤抱有极大的期待。

眼看着中欧越走越近,美国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眼下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还需要欧洲这个得力伙伴,如果欧洲被中国成功说服,拒绝跟随美国拱火俄乌冲突,那么拜登政府的布局就落空了,因此在中欧密集往来的同时,美国也时不时的刷一下存在感。其次从中美关系本身来看,美国在许多问题上都需要与中国展开合作,这也是为什么拜登政府会频频派出高级官员访问中国,并且尤其强调无意与中国“脱钩”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国几次三番的派出高官访问中国,都释放了美国有求于中国的信号,虽然拜登政府企图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要求中国单方面让步,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看到,美国高官一个接一个的访问中国,哪怕美国副国务卿访问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依然是应约与其会面,这一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中方对美高官接连来访的妥善处理,足以证明这一点。美方主动来访,中国自然不会将其拒之门外。在禁毒、人工智能等领域,美方表现出了合作的诚意,中方也乐于加强中美合作。但在电动汽车等“新三样”的产能、中俄关系等关键问题上,中方态度明确,不管美国进行怎样的抹黑、炒作,中国都不会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以下简称“关税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我国第13个税收单行法。关税是以进出口货物和进境物品为征税对象,由海关在进出口环节征收的税种。关税征收事关国家主权和利益,既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也是实施宏观调控和贸易、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服务大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税法》,此举被外界视为中国对美国贸易遏制政策的有力回应。中国出台《关税法》不仅是对美西方的主动防御,也是对未来可能的贸易摩擦的提前准备。这一法律的实施将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访华行程,未获中方送机,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新解读。

随着中国担任全球最大货物出口国的同时,在全球进口市场中占比权重持续增大。关税法的发布在同当下中国经济水平适配,也为中方在必要时通过关税手段对美方对等反制提供工具。通过对外关系法、反外国制裁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关税法等系列涉外法规,中国在日益推高外国打压中国经济发展所需承担的成本。中美间避免交锋引发冲突的共识值得肯定,而显然,面对美方当下无意愿终止的中美产业战争,中方有奉陪到底的必要。

总而言之,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国经济体,中美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方明确强调,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也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美方沉迷于裹挟盟友搞反华小圈子,完全是逆潮流而动,不得人心,也没有出路。中美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中美关系应该稳下来,好起来,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